十二晌天津汉族生育习俗。婴儿出生的第十二天,称做“十二晌”。这天,婴儿的外婆家(津俗称“姥姥家”)要给女儿送饺子,给婴儿送裤。民间历来认为妇女生育时全身骨缝皆开,吃饺子,取其捏合的音义,预祝产妇骨缝平安缩合。十二天也称“小满月”,人手少的家庭,产妇从此可以干些轻便活,但忌用凉水。旧俗传说,婴儿穿了姥姥家送的裤,胯骨轴(即股骨大转子)长得好,能挂住腰带不掉裤。此外,还有十二天给婴儿剃胎头的习俗。这些习俗的种种说法尽管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表达了某种精神寄托。 十二晌 十二晌新生儿满12天,又称小满月、贺十二、“圆耳朵”。诞育礼仪习俗。至亲好友携礼探望,产妇家也有设宴招待的。山东各地曾较流行。有的地区,产妇娘家母、嫂要带包好的饺子和七星肘子、活鲫鱼;因说:饺子是捏骨缝的,使经怀孕分娩张开的骨缝早日复原,免产后诸病,肘子、鱼用以催乳,期望婴儿“自己带来的饭碗”充足,促孩子壮实,快长大成人。 ☚ 二老大 十月一 ☛ 00009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