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十三陵石刻十三陵是中国明代皇帝朱棣至朱由检13个皇帝陵墓总称。位于北京昌平区北10km处,面积占地40km2。神道7.5km,大红门到长陵陵门5km。石雕牌坊建于1540年,5间6柱11楼,阔约29m,高约14m,有16条浮雕蛟龙,16只雄狮。神道两旁石雕18对,其中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文臣、武臣、勋臣各2对。雕于宣德十年(1435年)。嘉靖十五至十七年又整修一次。长陵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一座陵,建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其中有棱恩殿面阔9间总长66.75m,进深5间、29.31m,殿内总面积为1956.4m2,60根楠木大柱,中央4根大柱,直径1.17m,高14.30m。主体建筑为方城明楼,方城高10m,下面甬道长13m,墓主室前有甬道、3重门,石券跨度9.1m,高9.5m,雕有龙凤、吻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