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三太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拳术套路。属南拳,永春白鹤拳套路之一。共50式。其主要动作有转身投石、照阳坠落、青龙出水等。其特点:以形为拳、以声助力,手法短桥互变。此套路主要练掸抖寸劲发力。据习者传称,此拳源于清朝康熙年间,现主要流行广东、福建等地。

☚ 十八摩桥拳   力士脱靴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气功功法。主要流传于河北、河南、山东、北京等地。其势依次为端、推、开、活、插、挑、坐、饿虎扑食、燕子三抄水、铁牛耕地、油锤贯顶、左右拍山掌。练时要求气沉丹田,以意引气,呼吸自然,气力结合,左右交替,循序渐进。常练此术,可使胸、背、腰、腹、裆、胯等十三个部位坚硬有力,不惧击打。梅花拳系和连环绵掌以此功为内功,但练法、内容不尽相同。


十三太保功(开弓射雕)

☚ 丹田提气术   太极尺气功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是干枝五势梅花桩的一种基本气功功法。干枝五势梅花桩是一门比较古老的拳术。明末清初在冀、鲁、豫一带广为流传。这种拳术包括一进、二退、三法、四门、五势、六合、七急、八方、九成、十拧、十一器械、十二气功。“十三太保”练习时,要求气沉丹田,以意守气,呼吸自然,练气与练力相结合,因此,既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能增长武术功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十八段童子功   上缶功 ☛

十三太保shí sān tài bǎo

清末民初京津等北方江湖社会谓灌过铅条的签子。《江湖丛谈》:“有往签子底下灌铅条的。把三十二根签子里的天、地、人等签子,由根底下钻空了,把铅条装在里边,亦是签子短筒子长,有人要抽,亦是抽不着好的,管这灌铅的签子,他们叫做十三太保。”签子,指抽签占所用工具。

十三太保

参见“巴图鲁坎肩”条。

十三太保

汉族等对内蒙古地区一种*敖包群的称呼。“太保”,古官名,三公之一,始于商代,后历代皆置。相传唐末李克用有义子十三人,皆官太保,时有十三太保之称。嗣后对由十三个单位组成的事物,多以十三太保称之。座落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额尔敦托罗海山丘上的敖包群,即由十三个排列而成,故称。参见“敖包”(866页)。

锡林浩特的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50年代台湾黑社会组织。1950年由台北公立中学的部分中学生发起,将“小九龙”、“四霸天”两个黑帮合并为一帮, 首要的十三个骨干分子,称为“十三太保”,成为当时台湾黑社会势力最大的一个帮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