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医学微生物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系微生物学的一个分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性、生命活动及致病机理等,可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和免疫学基础等。目的是探讨并掌握同病原微生物作斗争的有效措施,从而预防与消灭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以保护人群的健康。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科学中的分支学科,微生物学的分支之一。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传染致病机理及对其所致疾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等。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

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引起人类感染发病和免疫的作用,从而为开展疾病(主要指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本学科包括卫生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以及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从而寻找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方法,以达到消灭和控制传染病及与微生物有关的其他疾病的一门科学。包括的范畴有:
❶微生物学基础;
❷传染与免疫学基础;
❸细菌学;
❹病毒学;
❺放线菌和真菌学;
❻其他微生物,如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等。
古代人民虽未观察到微生物,但早已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中。公元前两千多年夏禹时代,就有仪狄作酒的记载; 北魏(386~534)贾思勰 《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制醋方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也发现豆类发酵过程,从而制成了酱。长期以来,民间常用的盐腌、糖渍、烟熏、风干等保存食物的方法,实际上都是防止食物因微生物生长而腐烂变质的好方法。秦汉以后,已发现气候不正与传染病流行有关。十一世纪时,北宋末年刘真人就有肺痨由虫引起之说。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将水煮沸后饮用的习惯。已知用水银和硫磺治疗皮肤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亦有对病人穿过的衣服应该进行处理的记载,谓若把它蒸过穿了就不会传染疾病。观察到有些患过传染病而康复的人,一般不再患同样疾病。有些资料还记载请患过同样疾病而康复者护理病人和埋葬病死者。四世纪初,东晋时代,在葛洪所著《肘后方》中,有“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的防治狂犬病记载。明隆庆年间,我国已经广泛使用人痘,先后传至俄、日、朝、英、土耳其等国家。
首先看到微生物的是荷兰人吕文虎克 (Leeuwehoek,1632~1723),他于1676年利用自磨镜片,创制了第一架能放大约270倍左右的显微镜,正确描述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样等,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欧洲一些国家中占重要经济地位的酿酒工业和蚕丝业发生酒味变酸和蚕病危害等,促进对微生物的研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质的发酵与腐败是由于微生物所引起,酒类变质是由于污染了杂菌; 传染病的流行是由病原微生物传播所致。在发酵工业等生产过程中,只要消毒严密,根绝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就可防止酒类等变质。巴斯德的研究开始了微生物的生理学时期,人们认识到微生物之间不仅有形态上的差异,且在生理学特性上也有所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自此微生物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巴斯德为防止酒类等变质所创造的加温处理法,就是至今沿用的巴氏消毒法。在巴斯德的启发下,英国外科医生李斯德(Lister,1827~1912)创用了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以防止外科手术的继发感染,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作打下一定基础。微生物学的另一创始人是德国学者郭霍(Koch,1843~1910),他在研究微生物学的技术上作出巨大贡献,是微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奠基者之一。他创用了固体培养基,使人们有可能把细菌从环境中或从病人的排泄物等标本中分离为纯培养,便于对每种细菌分别具体的研究,后又创用了染色方法和实验性动物感染等,为发现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提供了有利条件。结核与霍乱等的病原体,先后被郭霍所发现。他对确定病原体提出的准则,至今仍有一定意义。自此之后,在一个较短时期内,相继发现许多对人类和动物致病的细菌。十八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 (Jenner,1749~1823)创制牛痘苗来预防天花,这一发明不仅使人类免受天花的灾难,且为预防医学开辟了广阔途径。继牛痘苗创制后,巴斯德创制了炭疽、狂犬病等疫苗。人们对抗感染免疫本质的认识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的,那时已经有了细胞学和其他一些基础医学的发展,这就大大促进了对机体防御功能的研究。当时对机体免疫性的认识有两派不同观点,一派是以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Μечников,1845~1916)为代表,他首先发现机体内的白细胞及肝脾等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消化入侵细菌的能力,并认为这些吞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强弱可以代表整个机体的免疫程度。因而提出了细胞免疫学说,认为它是机体抵抗传染病的主要因素。另一学派以德国的医学和生物化学家欧立希 (Ehrlich,1854~1915)为首的体液学派,认为机体受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刺激后,能产生抗毒素等抗体物质,它们存在于血清和其他体液内,是机体抵抗传染病的主要因素。两个学派长期争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了解到整个机体的免疫性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进行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辅相成,有时亦可相互制约。免疫应答一般对机体有利,但在特定条件下,对机体亦可造成损害。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免疫学有了飞速发展,其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已涉及到医学领域的许多方面,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892年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Ивановский)发现了第一个病毒即烟草花叶病病毒。1897年Loeffler和Frosch发现动物口蹄疫的病毒。随着电子显微镜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1935年斯坦来(Stanley)首次得到烟草花叶病病毒的结晶,随后鲍登(Bawden)等证实该结晶为核蛋白,它和生物一样有繁殖能力,且具有传染性与遗传变异性。此后还证明其他病毒的主要成分也是核蛋白,当核蛋白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后,只有核酸才有传染性。接着又发现并分离出许多人类常见病、多发病和烈性传染病的病毒。近年来病毒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病毒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中的一门独立科学。
在抗生素研究方面,早在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用豆腐上生长的霉菌来治疗化脓性感染。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来明 (Fleming)发现污染葡萄球菌培养平板上的青霉菌,有拮抗及溶解球菌菌落的现象。经过实验,发现青霉菌的培养滤液能抑制或杀死许多病原菌,他将这一抗菌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因含有杂质过多,不宜临床应用。直到1940年英国Florey和Chain等将青霉菌培养滤液加以提炼,发明了可供人体注射用的青霉素G。继发明青霉素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筛选工作,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和土霉素等不断地发现,在传染病等的治疗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尚有许多学者对微生物学作出一定贡献(见表)。我国解放后,消灭了天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等得到了控制;在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彻底粉碎了美帝的细菌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防治传染病的生物制品,无论是品种、数量或质量,均有飞跃发展。1956年,我国学者汤飞凡等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改进培养条件,首先成功地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 较早发现亚洲甲型流感病毒; 对流行性乙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免疫性、流行规律等的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果。1959年分离出麻疹病毒,成功地制成了麻疹减毒活疫苗。1972~1973年分离出流行性出血性角结膜炎的病原体,并证明是一种微小RNA病毒,属肠道病毒70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医中药的研究,发现许多中草药对防治传染病有一定的疗效。慢性气管炎病因的研究,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科研工作及新抗生素的生产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今后要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的研究,寻找早期、快速诊断的方法;研制新疫苗和改进原有疫苗,以提高防治效能。例如在菌苗方面从脑膜炎球菌中制备了高度纯化具有免疫原性的多糖菌苗。肺炎球菌多糖多价菌苗在美国等地经试验均证明安全有效。又如用甲醛液将霍乱弧菌、某些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肠毒素脱毒制成类毒素,这些类毒素除具有抗感染作用外,且有可能防止细胞的癌变。又如由灵杆菌细胞壁中提取的脂多糖称为灵菌素,是细菌脂多糖中对人毒性最小的一种,它能激活骨髓造血系统,提高白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临床上证明使用灵菌素或灵菌素与抗生素合用,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炎症,有消炎作用。进一步探讨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致病作用的规律,寻求调动和提高机体防御功能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抗传染免疫措施。加强细菌遗传工程学的研究。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已能使一种生物体基因的DNA片段结合到细胞质的质粒上去,这种基因能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美国已人工合成了动物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SOM)的基因,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放进大肠杆菌中去,这个基因已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原需要50万头绵羊的脑只能提取5mg SOM的技术,若改用遗传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细菌生产SOM,则从10L培养液的100g细菌就能得到同样数量的产品。以此原理可用于研究治疗人类因遗传缺陷而引起的疾病,以及制造胰岛素、干扰素、疫苗、免疫球蛋白等制品。微生物学的发展是与运用祖国医学理论、现代有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密切相关。今后仍须继续加强同祖国医学、组织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学科的联系和协作; 应用同位素、组织化学、组织器官培养、免疫荧光、免疫酶、电镜、电子计算机、单克隆抗体等新技术,加速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

对微生物学发展有贡献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 微生物学   细菌的形态 ☛
000146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