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医学入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是中医学门径书。明李梃编纂。刊于明万历三年 (1575)。明 《医藏书目》 和 《天 一阁书目》 等较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 明万历 三年乙亥(1575) 刊本、 万历四年丙子(1576)敦古斋刊本, 万历间郁郁堂刊本,清乾隆四年已未(1739)刻本,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金阊同青堂重刻本,光绪 二十年甲午 (1894)宏道堂刊本,1931年扫叶山房本,1988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 李梃(16世纪),明代医家。字健斋,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年青时负奇才,轻名利、远官场,精通医学,上自《素问》、《难经》,下迄《本草钢目》无不遍览深究,医学理论渊博,兼通理学、佛学之论。曾行医于江西福建一带,声望甚高。不仅用心于医术,而且重视医学教育,颇重医德。晚年有感于医籍浩繁,漫而无统,学者苦无门径可寻,故决意写一部易学而实用的医学论著。因此他“寓目古今方论,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分注之”,历经四年,终于写成这部有助于初学医者入门之医书,对医学普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全书共9卷,包括卷首1卷、正文8卷,共约120万字。卷首部分载有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及运气、保养等问题。其中概要介绍明代以前医家的传记,共有215人,具有医史价值。卷1记叙了脏腑、经络、诊法、针灸等有关内容。如在诊法上除重视脉诊与望诊外,还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应询问的55种事项。卷2、卷3为本草,根据药物的寒凉温热及效用,把九百余味药分为治风、治热、治湿、治燥、治寒、治疮、食治七门,每门下文分几个子目,使学者一目了然,提纲挈领,易懂易记。卷4论述外感、内伤之病机与证治,包括刘河间治温暑、张仲景治伤寒、李东垣治内伤之纂要。卷5论内科杂病,并分外感与内伤两类,下分气、血、痰、虚等子目。卷6至卷8分别论述了妇、儿、外各科疾病的诊治用药及急救方。卷末附有“习医规格”一节,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教育思想,认为习医者要重视医德和专业修养,必须掌握基本理论和专科知识,才能医人活命。 本书内容广博,分类明晰,取材切要,以刘纯《医经小学》为蓝本,纂辑各家医书分类扩充而成。全书具有两大特点:1.以歌赋形式为正文,使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后学记诵,并以注文作补充阐述,除引录诸家之说外,并附以己见,如在经脉篇中重视经络的重要性,云:“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2.所论均有依本,言之有理有据。如论经络以 《明堂孔穴》为本: 论脏腑则尊 《素问》、《难经》; 伤寒则据陶华《伤寒六书》;杂病则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及丹溪治法; 外科以 《外科枢要》为主,妇科以 《妇人良方》为本。使后学者学有所依。但李氏所论“医出于儒”过于强调学医必先通儒理等,未免失之过偏。 总之,本书融诸家之说于一体,详而不繁,简而能备,切于实用,尤适用于初学习医者。故刊行后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不仅国内有多种刊本,而且流传国外。日人古林见宜与崛正意 (号杏庵1585—1642年) 创“嵯峨学舍”,广收门徒三千余人,讲学中尤为推崇本书,遂使该书广为流传于日本,可见本书对医学普及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朝鲜医学名著《东医宝鉴》中亦引录《医学入门》的许多内容。并据 《大南汇典》载,该书也传入越南。由此可见,李梃的《医学入门》一书对古代的医学普及和对外交流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愧为中医学门径书中的 一部名著。 医学入门综合类著作。❶明李梴撰。九卷。梴字健斋,南丰(今属江西)人。博及群书,精研医理,经验丰富,治学严谨,集前哲之说,参附己见,于万历三年(1575)分类编成是书。卷首记有医学略论、历代医家传略、运气等。卷一至卷三为经络、脏腑、诊断、针灸以及本草。卷四至卷八为内、外、妇、儿各科证治及急救方等。内容广泛,上自《素问》、《灵枢》,下迄明薛立斋全书,无不博究。正文为歌赋,注文引录各家学说,并附己见。每论一病,首一二句,必分其新旧,辨其虚实。是流传较广的医学入门书。有明万历三年刊本,光绪二十年 (1894) 宏道堂刊本,一九四一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医学入门综合性医书。明·李梴编撰。刊于1575年。本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参考诸家学说分类编纂而成。内容包括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外感病、内伤病、内科杂病、妇人病、小儿病、外科病、各科用药及急救方等。正文为歌赋,加注文以补充说明。书中除引录各家学说外,并附己见,是一部较有影响的医学门径书。 医学入门书名。明·李梴撰。刊于1575年,9卷。内容有脏腑图、明以前医家简介、经络、脏腑、诊断、针灸、本草、外感、杂病、妇幼、外科、用药赋、古方歌括、急救、怪病、治法、习医规格等。条分缕晰,由浅入深,是一本较有影响的初级医学读物。 医学入门yīxuérùmén医书。9 卷。明·李梴编。刊于1575 年。该书纂辑各家医书, 内容涉及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穴图说、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内、外、妇、儿各科及急救方等。书中以歌赋形式为正文, 以注文作补充说明, 参以编者个人见解。是一部较有影响的医学门径书。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医学入门》系医学门径书。9卷。明·李梴编纂。作者为便于初学医者,决意写一部易学而实用的医学论著。因此他“寓目古今方论,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分注之”,历经四年,书成于1575年(万历3年)。书分内外集,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徇蒙执方,夭枉人命,故题之曰《医学入门》”。全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纂辑各家医书分类扩充,用歌赋形式为正文,以注文补充阐述。内容有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各科临证及急救方等,每类各有所宗。其中“历代名医姓氏”,载明代以前名医215人,具有医史价值。在诊法上除重视脉诊与望诊外,还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主张初学者必先学会问诊,列举了应询问的事项55项。本草二卷,按药性的寒凉温热及其效用,把九百余味药分为治风、治热、治湿、治燥、治寒、治疮、食治七门,每门又分几目,使众多的药味分类明晰,易懂易记。“习医规格”一节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教育思想,论述了对习医者学习与医德修养上的要求,认为学医者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科知识,并忠诚于自己的职守,但同时也存在较明显的理学佛学的思想影响。此书简要实用,流传较广,不但国内有多种刊本,而且有日本、朝鲜刊本,据《大南会典》记载,该书也传入越南。故《医学入门》是古代在医学普及和对外交流方面卓有贡献的一部名著。 ☚ 医学纲目 古今医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