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躬之节谓忠心耿耿、奋不顾身的节操。唐韩愈《争臣论》: “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 ●《易·蹇》: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象曰: 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六二: 《易》爻题。躬: 亲,自身。蹇: 通 “謇” ,直谏不已。《易》中认为,大臣屡屡直谏,不是为自身,而是为国君。 匪躬之节fěi ɡōnɡ zhī jié指不顾个人利益而维护王室的节操。匪躬: 不顾自己。匪: 非。也作“匪躬之操”。 匪躬之节fěigōngzhījié〔偏正〕 不顾自身利益而尽忠王室的节操。语本《易经·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唐·韩愈《争臣论》:“居无用之地,而致~。” △ 多用于节操方面。 也作“匪躬之操”。 匪躬之节fěi gōng zhī jié匪躬:指不顾自身。节:节操。指不顾自身的利益,为国尽忠的节操。也作“匪躬之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