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匦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匦函guǐ hán匣合。武则天时设方函列于朝堂,凡臣民有冤或进言、献赋颂者,可将状投于匣合之内。韩愈《赠唐衢》: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 匦函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始于唐元稹《献事表》:“凡今之人,以谏鼓匦函为虚器,谓拾遗补缺为冗员。”宋欧阳修《南省策试第五》:“立肺石以达穷民,设匦函以开言路。”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用具部 > 帝王 > 匭 > 匭函 匭函 guǐhán 即匭。 匦函唐代武则天为收受吏民投书申诉等所设置的匣子。垂拱2年(公元686年),置匦函四枚于庙堂,以为收受吏民投书申诉冤屈,检举官吏犯法事项及“正谏论时政之得失”之用。《唐会要》卷五十五记载,唐武宗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 四月敕:“应投匦进封事人等,宜起今后,并须将所进文书,到匦院验卷轴,入匦函,不得便进。如轴稍大,入函不得,即依前降使宣取,仍永为常式”。 匦函唐武则天为收受吏民投书申诉所设置的匣子。《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垂拱二年,初置匦匣于朝堂,有上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唐会要》曰,武后垂拱二年六月,置匦以达下情,盖取白兽樽之义也,今登闻所投,此其始也,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元年,于公车府立谤木肺石,置函,欲有横议,投谤木于函,则唐之置匦因此也,宋代改为检,而民间犹呼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