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镇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民祀部 > 神廟 > 北鎮廟
北鎮廟  běizhènmiào

在遼寧北鎮縣城西五里山坡上,祀北鎮醫巫閭山之神。始建於金代,元、明、清歷代重修。現存建築均爲明清重建。建築群依天然地勢排列而成,規模宏大。主要建築有山門、神馬門、鐘鼓樓、大殿、御香殿、更衣殿、内香殿、寢殿等。大殿爲主體建築,殿内東西北三壁畫有星宿人物三十二個。廟内尚存明清碑刻四十五方。參閲嘉靖重修《遼東志·建置》、乾隆《大清一統志·錦州府·祠廟》。

北鎮廟

北镇庙

古代祭祀医闾山的山神庙。位于辽宁北镇县城西2公里的山岗上,是全国五大镇山庙中仅存的一座,1988年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北镇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是年,皇帝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各山”,就山立祠,开始建北镇庙。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又尊封闾山山神为“广宁公”。辽、金两代皆封为“广宁王”。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封为“真德广宁王”。明洪武三年(1370)封为“医巫闾山之神”。清朝仍沿用此封号。北镇庙就山岗建起,布局严正,深远,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占地面积31500平方米(不包括庙东侧行宫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05米,庙平面作长方形,南向,居高临下,地势开阔。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等五重大殿,另有牌坊、山门、神马门及碑林等附属建筑。北镇庙建筑采用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体系,台基、墙体和屋顶都具有北方特色,是典型的宫廷式建筑。虽经历代多次重修扩建,总体布局仍保持旧貌。现存的殿宇,是明末清初的遗物,北镇庙的主要建筑都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其它附属建筑安排在左右两旁,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北镇庙主体建筑均为歇山式,其中正殿、寝宫和御香殿是大型建筑。更衣殿、内香殿是小型建筑。正殿、寝宫及山门均为红墙绿琉璃瓦,色调鲜丽。在主体建筑的两侧还有神库、僧房、真君祠、神厨、道房、城隍祠、石碑等建筑。最为突出的是庙内的碑林,共有各朝代的石碑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分别是对闾山告祭,重修和皇帝游山诗碑。这些石碑分布在北镇庙内八个地方,北镇庙因此又称 “碑子庙”。

北镇庙

北镇庙

中国古庙。位于辽宁省北镇城西医巫闾山脚下,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中现存唯一的1座大型山神庙。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重建和弘治八年(1495)重修扩建起来的。北镇庙占地约2.2万m2,东西宽109.5 m,南北长204 m。庙中主要建筑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建在1个工字型高台上。五大殿之前建有石牌坊、山门、神马门、钟鼓楼等,之后有仙人岩、翠云屏等。

北镇庙

北镇庙

座落在辽宁省北镇县城西2.5公里的一个高冈上,是北镇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始建于金,元、明、清历次重修。医巫闾为东北三大名山之一,隋代封四大镇山,以此为北镇,唐代为五镇之一。北镇庙是五大镇山之中现存唯一的大型山神庙,建筑群从山下到山顶依山势排列而成。山门内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等五重大殿。正殿为庙的主体建筑,歇山式屋顶,九架梁,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檐下用双昂五踩斗拱,雕梁画栋,丹柱朱椽。殿内三壁绘星宿人物32躯,姿态各异,彩绘艳丽。除五重大殿外,还有石牌坊,钟鼓楼等建筑。整个庙宇规模宏大,布局深远。庙内还保存着元、明、清石碑56通,其中有不少是重修庙宇碑记。由此可知,现存建筑是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重建,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重修扩建。北镇庙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奉国寺   崇兴寺双塔 ☛
北镇庙

北镇庙

地处北宁市区西医巫闾山南麓。庙宇建筑群从山下到山巅,依山就势排列,南北约长240米,109米宽。规模宏伟,有五重大殿,东面有皇帝行宫,房间达91间。在东北除沈阳故宫外,是最大的皇家建筑。庙内有神马门、御香殿、钟楼、鼓楼等。御香殿后的大殿,绿琉璃瓦盖顶,九架梁。殿内供有“北镇山神”泥塑像。梁枋上有彩绘,殿内壁画,周围有玉石栏杆。殿后还有内香殿、更衣殿、寝宫等。庙门外有喜、怒、哀、乐的4只石狮。庙后还有翠云屏、仙人岩等名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北外镇庙管委会
地址:北宁市北镇 邮编:121300
电话:86-416-6622847

☚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鸭绿江断桥 ☛
北镇庙

北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西2.5公里处的山坡上。是古代祭祀北镇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闰七月。一说始建于金代。后历代均曾重修。现有建筑基本上为明永乐十九年(1421)重建,弘治八年(1495)扩建。建筑群依山势构筑,逐渐增高,布局深远,规模宏大,南北长240米,宽109米。庙内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等五重大殿。正殿为最大主体建筑,歇山式大木架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宽23.4米。绿琉璃瓦顶,雕梁画栋,丹柱朱椽。殿壁绘有历代文臣武将32人像,神态各异,彩绘绚丽。殿内悬挂乾隆“乾始神区”铜质御匾。寝殿为山神内宅,位于最高处,规模仅次于正殿,内有“郁葱佳气”御匾。庙内存有元、明、清石碑56通。庙后有仙人岩、翠云屏诸胜。仙人岩传为乾隆下棋处,翠云屏传为女娲补天时所遗落,故亦名补天石。清人赵秉冲作诗云:“为想娲皇炼石年,九捷炉火碧于烟。无端一片移东海,可怪人间有漏天。”明人王宗彝有《北镇庙记》,程瑜《谒北镇庙》诗有:“千古钟神秀,百王共视祊。真香浮碧瓦,宝炬映朱甍”之句。

☚ 崇兴寺双塔   医巫闾山 ☛
000011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