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赋
辞赋名篇。明代桑悦作。载《明文海》。此赋与《南都赋》同作于成化十五年(1502)。赋中以知今子听博古先生大赞南都之后,讥嘲博古先生“生长于南,得其骨髓;莽游于北,未能糠粃”,称扬北都(今北京市)“神尧之圣域,召公之贤丘”,其地势形胜“接天王气,随地彭逦”,铺写宫殿、楼阁之宏丽建筑与苑林池岛,“嗤秦皇之遭诒,笑汉武之受姗”。继写南墉亭馆,北海王府,水陆运输,“一方之贡,可充四国之饔飧;一岁之储,可援十岁之饥馑”;其中尤以会同之馆,乌蛮之驿,“或来东夷,或朝西域”的各族使节、商人的描写,颇见四海一家,万国环拱的盛明气象。还有百戏、灯会、端阳的市井民俗描写,生动活泼,更富有北京历史和地方特色。最后以三阳郊祀天地,皇帝藉田大典为结。此赋模仿班固《东都赋》夸颂体制,以颂美朱棣迁都北京与北京形胜、风情为主。此赋虽与《南都赋》同样篇幅庞大,文辞夸侈,专意学古,多用僻字奥语,但其中关于驿馆、百戏、灯会、端阳等历史、民俗的描述,精彩动人,颇有文学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