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伐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后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而进行的一次战争。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6月5日,国民党中央通过了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案,决定出兵打倒盘踞在北方的封建军阀,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7月1日,北线军发表《北伐宣言》。9日,北伐军在广州举行北伐誓师典礼,北伐战争正式开始。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下辖8个军,每个军除军长外,配置党代表1人。国民革命军中从事政治工作的人员多是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当时国民革命军面临的敌人:一是控制两湖和河南的吴佩孚,拥兵20万;二是占据东北和京津地区的张作霖,拥兵35万;三是盘踞苏、皖、浙、闽、赣5省的孙传芳,拥兵20万。 国民革命军确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计划首先歼灭吴佩孚军,然后消灭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奉系张作霖军。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宣布国民军全军加入国民党响应北伐,自任国民联军总司令,随后东征陕、甘,进入河南,以期与北伐军会师中原。北伐军首先以主力进攻盘踞在两湖的劲敌吴佩孚,占领长江中游,然后挥师东南,消灭孙传芳。先期于5月下旬入湘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两个师和叶挺独立团充当开路先锋。7月11日,北伐军攻克长沙,又分兵三路攻取湖北。8月19日,中路军发起总攻,先后攻占平江、岳阳,切断粤汉路,接着进入湖北境内作战。26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师、十二师及叶挺独立团进攻敌人2万重兵占据的汀四桥,将敌中央阵地突破,27日攻克汀泗桥。30日,独立团与第七、第八军各一部再战贺胜桥,一举拿下武汉最后一道大门,吴佩孚狼狈逃往武昌。第四军英勇善战,获得了铁军的称号。9月6日,北伐军对武汉三镇发起进攻。10月10日,北伐军对武汉发起总攻,吴军早已无心恋战,北伐军胜利占领武汉全城。至此,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北伐军取得了两湖战场的胜利。在北伐军攻下武汉后,国民政府于1927年1月迁都武汉。北伐军在两湖胜利后,孙传芳撕下“中立”的伪装,将主力集中到江西,打击北伐军后路。北伐军为平定江西,趁敌集结尚未完毕之时,于9月6日以二、三、六军及第一军两个师向江西发动进攻。9月19日,第六军第一次占领南昌,但在敌人南北夹击下,于21日被迫撤出。10月,北伐军协同作战,将孙传芳主力围歼于南浔铁路南段。11月初,北伐军对江西孙传芳部各据点发动总攻,4日攻占九江,8日再克南昌。至此,江西的北洋军全线溃退,孙传芳率残部投靠奉系张作霖。江西战事紧急时,北伐军出兵福建,于1926年12月占领福建全省并乘胜向浙江挺进。这时,北伐军已发展到20个军,兵力25万人。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继续进军,中心目标是夺取南京、上海。2月底,何应钦、白崇禧指挥的东路军占领杭州及浙江全省。3月22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了上海,北伐军进入上海。蒋介石指挥的中路军2月下旬同时东进,3月24日占领南京。至此,北伐军占领长江中下游,北伐战争胜利。北伐的胜利,鼓励了北方的国民军。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与武汉政府派出的北伐军共同击败在河南的奉军,被武汉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河南省主席。 北伐军在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援下,经过近10个月的征战,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省,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蒋介石于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实行清党反共。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实行“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国共两党进行的北伐战争夭折。北伐战争虽然夭折,但这次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伐战争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织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国民革命军8个军约10万人,战争过程中发展到40多个军近百万人,蒋介石任总司令。冯玉祥在五原组织国民联军5万人(后发展到20万人)响应北伐。1926年7月9日兵分三路正式北伐。10月10日西路占领武昌。11月8日中路占领南昌。12月9日东路占领福州。1927年3月西路军进入豫中,东路军进入上海,中路军进入南京。北伐军占领区面积达120万km2,人口1.5亿。1927年4月至7月,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北伐夭折。北洋军阀吴佩孚军约20万人,孙传芳军约20万人,张作霖军约35万人。历1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张作霖的队伍。 北伐战争 087 北伐战争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国共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国内革命战争。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继之成立了黄埔军官学校,组织了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南征,肃清了广州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并巩固了广州革命根据地。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州出师北伐,兵分三路进军。广大群众积极支援。1927年春,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上海,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共政变。北伐战争结束。 ☚ 省港大罢工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Beifa zhanzheng1926年至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进行的、以打倒北洋军阀为直接目的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五卅运动和全国工农运动的发展,为北伐战争准备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为北伐战争准备了可靠的后方。这些表明,举行北伐的条件已经成熟。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中央特别会议,确定现时党的主要责任是从各方面准备和推动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并作出了准备迎接北伐的决议。5月初,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奉令为北伐先遣队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6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案。7月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北伐动员令。7月6日,国民党中央通过《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国民革命军共八个军,约10万人。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白崇禧为总参谋次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敌军北洋军阀有三支:一是盘踞于湘、鄂、豫、陕、冀一带并控制京汉铁路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拥有兵力20万人;二是占据江、浙、皖、赣、闽五省从直系军阀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孙传芳,拥有兵力20万人;三是占据东北和京、津地区及津浦路北段,并控制北京政权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共有兵力35万人。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和敌人内部矛盾状况,北伐军决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首先以主力攻取两湖,消灭吴佩孚,占领长江中游;然后转向东南各省,消灭孙传芳占领长江下游;最后在适当时机消灭张作霖及其他军阀。7月12日,北伐军占领长沙。8月下旬,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10日,攻克武昌。至此,两湖战事结束,主战场转向江西。11月5日,攻克九江。8日,进占南昌,歼灭了孙传芳主力。12月18日,进入福州,占领福建。1927年初,北伐军分三路向长江下游的浙江、安徽、江苏推进。2月18日,占领杭州。3月中进抵上海附近。3月22日,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解放了上海。24日,北伐军攻克南京。在北伐进军过程中,冯玉祥于1926年9月从苏联回国,在苏联政府和共产党人刘伯坚、邓小平帮助下,于9月17日率所部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随后经甘肃、陕西进入豫西。国民革命军自广州誓师北伐,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就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了湘、鄂、赣、闽、皖、苏、浙等省的全部或一部,把国民革命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在北伐胜利进军影响下,西南川、滇、黔各省地方军阀也转向拥护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开入汉口英租界 ☚ “三·一八”惨案 叶挺独立团 ☛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Beifazhanzheng1926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以打倒北洋军阀为直接目的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得到广大人民支持。5月,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首先挺进湖南。7月9日,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正式出兵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军分三路进军。主要一路为第四、第七、第八军,向盘踞在湖南、湖北的直系军阀吴佩孚部发动进攻。7月占长沙、岳州,8月在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攻下武昌。第二路由第二、第三、第六军向江西境内的直系军阀孙传芳部进攻。11月占领南昌,歼灭了孙传芳主力。第三路为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因敌人内部分化,于12月占领两省。在北伐节节胜利的形势推动下,1927年春,两湖地区农民运动猛烈发展。汉口、九江人民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了两地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至此,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反革命势力基本上被消灭。后来由于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他们所鲸吞。到1927年7月,这次战争宣告失败。 ☚ 国民革命军 汀泗桥战役 ☛ 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间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向湖南挺进,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7月9日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北伐军主要一路为第四、第七、第八军,向湖南、湖北进攻。7月攻占长沙、岳州;8月经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攻占武昌。第二路为第二、第三、第六军,向江西进攻,11月攻占南昌,歼灭了孙传芳主力。第三路由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12月占领福州。3月北伐军占领南京,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由于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归于失败 北伐战争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组织国民革命军,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于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2月,中共中央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国民革命军8个军约10万人,蒋介石任总司令。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歼灭吴佩孚军,然后消灭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张作霖军。1926年底到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攻占南昌、九江、安庆、南京等地,消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7月15日,控制武汉国民党中央的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蒋汪合流。北伐战争遭到失败。参见“北伐军”。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1926年7月9日,国共合作的广州国民政府组织了国民革命军8个军约10万人誓师北伐,分三路进军。主要一路为湖南湖北战场,相继攻占长沙、岳州、汀泗桥、贺胜桥、武汉,击溃了吴佩孚军阀的主力。另两路为江西、福州战场,先后占领南昌、九江、福州等地,消灭了军阀孙传芳的主力。此外,冯玉祥国民军在五原誓师,占领甘肃、陕西。1927年4至6月,武汉国民政府进行第二次北伐,占领河南。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1927年7月北伐战争夭折。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国民革命军 ☛ 北伐战争bei fa zhan zheng【历史】the Northern Expedition (1926~1927) 北伐战争bei fa zhan zhengthe Northern Expedition 北伐战争Northern Expedition (1924—1927) 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战争。1926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兵北伐。7月1日发出北伐宣言,9日北伐军八个军十万人分兵三路正式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为总政部主任。湖南、湖北为主要战场,由叶挺独立团和第四、七、八军约五万人组成,在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中,该部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攻克了武汉。其他两路分别向江西、福建、浙江进军,先后攻克南昌、九江等地,消灭军阀孙传芳的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工农运动轰轰烈烈,有力地支援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大半个中国,将革命势力扩展到长江和黄河流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1926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北伐军共有8个军约10万兵力,蒋介石任总司令,李济深任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邓演达任总政治部主任。7月14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发表“北伐宣言”。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北伐军确定的战略方针是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最后打张作霖。战争开始,北伐军兵分三路,西路军为主力,进攻两湖,攻打吴佩孚;中路军进攻江西。7月初,北伐军在湖南战场经过激烈战斗,连克长沙、平江、岳阳,并沿粤汉路向北推进,取得了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第四军因此被誉为 “铁军”。10月10日,北伐军攻占武昌,基本全歼吴佩孚部。同时,在江西,北伐军进攻孙传芳的部队,于11月18日占领南昌,接着又轻取浙江。1927年3月21日北伐军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配合下进驻上海,24日,第二、六军占领南京,基本上消灭了孙传芳的部队。至此,北伐军经过10个月的战斗,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北伐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后由于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5月14日,第二期北伐开始。北伐军分东西两路,直逼奉军所驻的河南。5月28日攻占临颍城。与此同时,冯玉祥部于5月5日,兵分五路向河南进军。6月2日,北伐军与冯部会师于开封,奉军败走鲁冀。至此,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伐战争的胜利,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却被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所窃取。 ☚ 北伐军官兵公墓 北伐宣言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