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京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北京之战

明军与蒙古诸部的一次重要战役。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到北京,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并把战守重任交付于谦。十月初一,瓦剌也先挟持英宗分兵三路进攻明朝。十月九日,也先攻破紫荆关进攻北京。于谦分遣诸将统兵二十二万列阵于九门之外,并关闭城门,以示背城决一死战。也先首以英宗诱和,为于谦所拒。十三日猛攻德胜门,被明军伏兵击溃。瓦剌军转攻西直门,也遭大败。十四日,瓦刺军进攻彰化门,虽攻至土城,但土城居民升屋投砖石以击,明援军及时赶到,瓦剌军仓惶撤退。经过五年的战斗,瓦剌军进攻均遭失败,士气低落,而明军越战越勇。也先得知进攻居庸关的瓦剌军,经过七天的围攻已无功退还,又闻明各路援军将至,恐断其归路,遂于十五日拔营北遁。于谦派兵追击,败之于清风店(今河北易县西)、固安、霸州(今霸县),夺回被虏人口万余。十一月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北京之战,明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北京之战

❶明代明军击败瓦刺军进攻的京师保卫战。瓦刺也先在土木堡之战中击败明军,俘获英宗皇帝后,乘明廷无主,以送还英宗为名,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分兵3路大举进攻北京。瓦刺军一部5万人经宣府向居庸关,另一部2万人经古北口向密云,也先率主力经大同向紫荆关(河北易县西),直逼北京。明朝廷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统领兵民守城。于谦迅速扩充军队,遣将守关,赶制兵器,筹措军粮,誓师坚守京城。京城周围州县的民众,也纷纷拿起武器,袭击瓦刺军,使其四面受敌。也先唯恐归路被截,粮草不济,只好乘夜撤退。明军乘胜追击至清风店(今河北易县)、固安、霸州,杀伤瓦刺军万余,夺回被掠人畜。也先领瓦刺军余众退往塞外,北京解围。
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作战。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继续调兵遣将,准备进犯北京。清军为阻止联军进犯北京,调集数万兵力,在北仓、杨村、河西务设置3道防线。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月四日,联军除以部分兵力留守天津、大沽等地外,集中1.8万余人,从天津出发,沿北运河两岸向北京推进。慈禧挟持光绪帝仓皇出逃,清军大部溃散,仅义和团和部分爱国官兵继续同联军战斗。十五日、十六日联军攻占北京各城门和紫禁城,十七日占领北京全城。此战,联军死伤450余人,清军死伤4000余人,义和团民众牺牲甚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