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污染chemical fertilizer pollution大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污染。化肥包括氮肥(如尿素、硫胺、碳铵)、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和钾肥(如氯化钾、硝酸钾)等。 施入农田的各种化肥中,以大量氮肥引起的污染最为严重。氮肥施入土壤后,有相当一部分被分解,或挥发进入大气;或随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等汇入河流、湖泊和内海;或垂直淋溶渗漏进入地下水,从而造成氮的污染,并对生物及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危害 ❶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大量化肥经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水中氮、磷含量增加,使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过多。 ❷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使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增加。食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食物和饮用水,不仅能引起变性血红蛋白血病的病例增多,而且硝酸盐在人体和动物体内能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引起肠原性中毒病症;在胃液的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还能与仲胺合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 ❸使大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增加。施于农田的氮肥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二氮和氮气释放到空气中。一氧化二氮不溶于水,能上升到离地面2万米高空的臭氧层消耗臭氧;而且它在大气层中还可以转变成氧化氮,氧化氮具有催化作用,能加速臭氧的分解速度,对臭氧的破坏能力更强。 ❹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长期过量而单纯施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土壤溶液中和土壤微团聚体及有机-矿质复合体的铵离子量增加,并交换出Ca2+、Mg2+,分散土壤胶体,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地板结,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和作物产量与质量。此外,化肥中含有其他一些杂质,如磷矿石中含镉1~100毫克/千克,含铅5~10毫克/千克,这些杂质可促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防治 ❶防止肥料流失和土壤侵蚀。化肥污染主要来源于土壤中肥料的流失,因此,土地利用方式与农田化肥污染的关系甚为密切。科学地进行农业土地区划是控制农田化肥污染首要环节。另外,大力推广少耕和免耕法,在丘陵地区营造梯田,以及保护良好植被等,均可减轻肥料流失和土壤侵蚀,从而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环境污染负荷量。 ❷改进氮肥施用技术。实行合理施肥,推广化学氮肥深施技术和适当限制氮肥施用量,并减少氮的挥发和流失。 ❸应用硝化抑制剂。它既可提高氮肥利用率,也能减少土壤生态系统中氮和硝态氮的流失。 ❹合理灌溉排水,减少化肥流失。 化肥污染pollution by chemical fertilizer化学肥料在生产和施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生物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指氮肥污染,其次是磷肥污染。氮肥的生产过程中合成氨的挥发,碳酸氢铵生产中氨和二氧化碳的挥发,会污染空气;硝酸生产中排出的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可破坏高空臭氧层。过磷酸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氢(HF),也会污染空气,危害人、畜及作物。化肥施用不合理,能污染土壤或水体。过量施用氮肥会使硝酸盐随降水、地表径流流失,进入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在地下水位高的砂质土壤中,硝酸盐还有可能淋失到地下水中。锌肥硫酸锌如成分中含有杂质镉(Cd)能污染土壤及作物。化肥污染的防治主要是推广优化配方平衡施肥,注意氮、磷、钾的配比,改进化肥施用方法,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改进化肥品种、质量和增施化肥增效剂(如加入硝化抑制剂等)等。 化肥污染 化肥污染huafei wuran农田施用大量化学肥料引起的污染。农田所施用的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其利用率氮为30~60%,磷为3~25%,钾为30~60%,其余大部淋失引起环境污染。主要污染途径是: ❶施用于农田的氮肥,有相当数量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进入大气,使大气中氮氧化物含量增加; ❷长期施用化学肥料,会使土壤酸化、结构破坏、土地板结、微生物区系退化并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❸施用化肥过多的土壤会使蔬菜瓜果中硝酸盐含量增加、品质变坏,化肥中的某些杂质(如磷矿石中含镉1~100ppm,含铅5~10ppm)还将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❹大量化肥进入水体,使地下水及河水中氮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影响水体水质。氮、磷含量增加还将加剧河川、湖泊、内海的富营养化。因此,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应对施用化学肥料进行必要的控制与管理。 ☚ 土壤污染 农药污染 ☛ 化肥污染过量施用化肥而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主要能导致:1.水域富营养化;2.土壤物理性质恶化;3.食品、饲料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4.大气中NOx含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