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化肥分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化肥分配chemical fertilizer distribution

以兼顾经济和社会等效益为原则,以地区生产条件为依据,为国家或其下属各级商业与农业等部门提出科学的化肥调配方案的工作。
分配原则
化肥的分配原则是: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处理好局部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关系。例如有些养分含量或品位高的化肥,不论用到什么农区,都可获得较高的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社会效益计,应将优质化肥优先分配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贫困和边远地区。此外,一般中低产地区化肥的增产潜力大于高产地区,适当增加前者的化肥投放量,则可获得全面平衡高产。对于受灾严重的农区,分配化肥时也应优先照顾。
❷主次作物兼顾,不同农区之间有不同的种植业结构,化肥分配时应考虑各种作物在整个种植业中的比重、经济地位和产量水平。在重视粮食作物的肥料投入的同时,也应重视种植面积较大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价值较高的其它作物。
❸养分协调效益,各种作物生活必需元素的平衡供应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基本保证,不同化肥之间,及其与有机肥料之间的合理配施可充分发挥肥料的协调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化肥分配时应考虑不同农区作物营养特性,土壤养分丰缺,以及肥料结构等对养分平衡的综合影响,分别提出因地制宜的化肥种类、品种、数量及比例等的调配方案。
❹短期与长期效益兼顾,由于各种化肥的组成、性质、作用不同,其长短效益各有差异。多数化学肥料可直接供应当季作物的养分;部分肥料后效长(如磷矿粉、矿渣、石灰肥料、石膏等),并兼有改土作用。因此,化肥的分配不仅要着眼于当季作物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尚应立足于培肥土壤的长远效益,做到供肥与培肥兼顾。还有,一些化肥副成分中含有重金属氟等有害物质,长期或大量使用后易污染农田和水源,破坏土壤肥力和农业生态环境。为此,分配化肥时应特别注意这类化肥的施用年限、次数、用量及其污染情况等。
分配依据
化肥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及其演变规律因土壤类型、性质、作物种类、种植业结构、产量水平、肥料结构、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等不同而异。中国化肥区划是根据全国不同地区土壤养分状况、作物布局、化肥施用水平和历次的化肥试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最后按照不同农区化肥肥效的规律,分区划片,提出全国不同类型的农区适宜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化肥品种、数量、比例以及合理的使用方向和途径。因此,它是中国化肥分配的主要依据。在制定省(市)、自治区、地(市)、县范围内的化肥分配方案的具体依据主要有:
种植业结构
在作物种类、品种的种植面积、比例、产量水平等存在明显不同的农区,对肥料养分的种类、数量、比例和形态等的需求均有不同。如水稻、玉米等作物需要较多的氮肥,叶菜类等收获物以营养器官为主的作物需氮量更大;而糖用、纤维、油料、块根、块茎和瓜类、桑、茶、果等作物对磷钾肥的需求量一般高于前两类作物;豆类作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对氮肥的需求量则少,而对磷、钾、钙、镁、钼等养分需要量又较谷类作物为多。作物种类或品种之间,对肥料品种(养分形态)的要求也有区别。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既宜施用铵态氮肥也可用硝态氮肥;而大多数蔬菜作物,葫芦科、茄科作物和甜菜、烟草等,则宜用硝态氮肥。紫云英、大豆、花生及油菜等作物对难溶性的磷矿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而小麦、水稻则较弱,等等。因此,化肥分配计划应与不同农区的种植业结构相适应。
轮作(复种)制度
同一轮作制的不同作物,其化肥的投放趋向、养分利用率和增产效果是有差异的。磷肥施于旱地的效果优于水田,豆科绿肥施磷可以起着“以磷增氮”的作用。因此,在大小麦、油菜或豆科绿肥—早稻—晚稻等水旱轮作制中,磷肥重点分配在麦类或油菜,尤其是分配在豆科绿肥上,比重点投放在早稻或晚稻上的全年效益高。
土壤性质
各种土壤性质均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各类肥料的效益。如土壤养分的丰缺变化直接影响着肥料的肥效变化规律,因此,肥料(化肥)的分配首先应根据不同农区土壤养分及化肥肥效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见中国化肥区划)。又如土壤酸碱度也是影响各种肥料的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而导致肥料效果差异的重要因素,酸性土壤,优先分配难溶性和弱酸溶性、碱性和生理碱性的化学肥料或其它无机矿质肥料;反之,碱性土和石灰性土壤则以分配水溶性或酸性和生理酸性化学肥料为主,优先分配除钼肥以外的微量元素肥料;水田土壤一般不宜分配各种含硝态氮的化肥;保肥保水性差的土壤类型应多分配缓(释)效性化肥;
肥料结构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生产条件与水平的差别,必然带来其化肥与有机肥料的比例,肥料的氮磷钾、微量元素之间的比例等肥料结构方面及化肥投放效益的差异。例如,在厩肥堆肥比例大、或秸秆还田多的农区和田块,其磷钾肥以及某些微量元素肥料的肥效就往往不显著,而大量单施氮磷化肥或绿肥者,则易发生作物缺钾、硼、锌等,配施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的增产效果就比前者显著。因此,化肥的分配应以当地的肥料结构情况为基础,通过化肥进行合理的因缺补缺等调配计划,逐步解决当地肥料结构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磷钾肥不足,氮磷钾比例失调,微量元素肥料未能保证供应等一些明显影响肥料投放效益的矛盾。
此外,在制定肥料分配方案时,还应考虑降水、气温等气候因子。如在雨水多的地区和季节,硝态氮极易流失,故不宜分配和施用硝态氮肥和富含硝态氮的各种类肥料;同时在这类地区,氯离子也易流失,可适宜分配和施用含氯化肥。在灾害性天气多的地区和季节,增加磷、钾、钙质肥或硅肥等,具有增强作物抗逆能力的作用,可以明显减轻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