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动化设计局Huaxue Zidonghua ShejijuDesign Bureau of ChemicalAutomation
俄罗斯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主要设计局之一,是俄罗斯最大的氢氧发动机研制基地。它位于沃龙涅什市(在莫斯科南面约600km处)。1941年10月,因当时苏联卫国战争的需要,No.33飞机制造厂从莫斯科撤退。该工厂的实验设计局的一部分撤至新西伯利亚的别尔茨克市,组成了一个独立的、由总设计师C·A·科斯贝尔格领导的实验设计局。1946年,该设计局迁至沃龙涅什市。从1941年至1952年,该设计局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方面的研制工作,从1954年开始转向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该设计局目前共有工作人员6500名。它由设计部、试制工厂和试验站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试制工厂拥有精密铸造、热等静压成型、电子束钻孔、等离子制造耐磨层、金属镜面加工、在真空条件下进行转子高速动平衡等各种先进工艺设备。在试验设备方面,有推力可达4900kN的可贮存推进剂发动机试车台、推力为396kN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台以及功率为25000kW的泵水力试验台等大型设施。
设计局曾先后研制了60多种发动机,主要有:1954~1958年,研制了单组元燃料OT-157的Д154发动机,以液氧/酒精为推进剂的РД-0101发动机,以液氧/煤油为推进剂的РД-0102发动机。前两种发动机用作米高扬式飞机的加速装置,第三种则用作雅科夫列夫式飞机的加速装置。1958年,开始从事运载火箭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它们主要用作火箭第二级、第三级的动力装置。例如以液氧/煤油为推进剂的РД-0105、РД-0109、РД-0107、РД-0110发动机,它们分别用作“东方”号和“联盟”号运载火箭第三级的动力装置。60年代初,研制了以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为推进剂的РД-0201、РД-0211和РД-0212发动机。前两种发动机用于“质子”号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种用于“质子”号的第三级。这几种发动机都采用使燃气发生器的燃气进入燃烧室补燃的闭式循环,因而发动机性能均较高。1974年开始研制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РД-0120发动机,其真空推力达1960kN,比冲455s,与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相当。该发动机是俄罗斯研制的最大的氢氧发动机。它用作“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第二级的动力装置,于1987年5月15日首次飞行,并于1988年11月15日成功地发射了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