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俗社
秦腔学社。1913年创建于兰州,前身为“永和班”。先称化俗舞台,不久更名化俗社。主要班务由朱怡堂掌管。主要演员有:朱怡堂青衣、安鸿印 (青衣、花旦)、王德孝(小生)、周登科(文武须生)、牛百顺 (须生)、王德容 (丑角)、唐玉麟(大净)、高天喜 (须生)、曹福成 (旦)、杨鸿声(净)、毛金荣(须生)、汉中李、车子儿、船户娃、冬生、一枝花、喜盛子等。主要剧目有 《清风亭》、《闯官抱斗哭长城》、《辛安驿》、《怒沉百宝箱》、《木楠寺》、《周文送女》、《激友》、《打柴劝弟》、《吃鱼》等。1925年始, 增设科班, 先后招收两批约80余名学员,首批学员以 “化”字起名,称化字科,如郗化民(须生)、谈化美 (青衣)、王化礼 (须生)、李化仁(须生)等;二批学员以“俗”字起名,称俗字科。如周正俗(须生)、李易俗(小旦)、吴俊俗(须生)等。1933年因甘肃军阀马步青强行将主要演员拉往武威组班演出而被迫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