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匈牙利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事件Xiongyali shijian1956年匈牙利发生的一场大规模动乱。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以拉科西·马加什为代表的前匈党领导照搬苏联模式和推行极左政策引起人民的不满, 以及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乘机进攻。10月21日,哥穆尔卡担任波党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匈牙利后, 布达佩斯民情激愤。翌日, 裴多菲俱乐部和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团体相继向党中央提出10点要求和16点要求。内容包括要求进行改革,清算拉科西的罪行, 彻底改组中央党政领导, 让纳吉·伊姆雷重新执政,撤走苏联驻军等。23日,首都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晚上,电台大厦前发生了武装冲突。整个城市陷入混乱之中。24日凌晨,布达佩斯街头出现苏军坦克。同日纳吉出任政府总理, 发表《告全国人民书》, 呼吁停止流血冲突。25日, 卡达尔·亚诺什出任第一书记。28日,苏军坦克部队开始撤出。29日,纳吉下令解散国家保安机构;30日,再次改组政府,取消一党制。帝国主义乘机扩大事态, 派遣大批间谍进入匈牙利, 逃亡在外的匈牙利地主资产阶级分子也纷纷回国。一些武装暴徒袭击国民议会、电台、电话总局、军械处和市委大楼等要害部门, 屠杀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11月1日,纳吉宣布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组织, 并向联合国求援。11月4日, 以卡达尔为首的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 苏军再次开进布达佩斯。在苏军干预下, 局势逐步趋于平静。10多天的动乱给匈牙利造成巨大损失, 几万人死伤, 经济损失达全年国民收入的1/4。 布达佩斯市街头上的暴动 ☚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 ☛ 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事件Xiongyali shijian1956年匈牙利发生的大规模动乱。匈牙利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以拉克西为代表的匈党领导照搬苏联模式推行极左政策,引起人民不满。苏共20大后,匈国内局势紧张。1956年10月22日,由知识分子组成的裴多菲俱乐部和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团体分别向党中央提出10点要求和16点要求,要求进行改革,清算拉克西的罪行,彻底改组中央党政领导,让纳吉·伊姆雷主持政府工作,撤走苏联驻军等。23日,首都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反革命分子推波助澜。晚上,电台大厦前发生了武装冲突,整个城市陷入混乱之中。24日,纳吉出任政府总理,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呼吁停止流血冲突,请求苏联出兵帮助维持秩序。25日,卡达尔·亚诺什出任第一书记。帝国主义乘机扩大事态,派遣大批间谍进入匈牙利,逃亡在外的匈牙利地主资产阶级分子也纷纷回国。一些武装暴徒袭击要害部门,屠杀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纳吉妥协退让,于30日改组政府,取消一党制。11月1日,纳吉宣布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请求联合国保护。国内局势混乱到极点。11月4日,以卡达尔为首的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号召人民“捍卫人民民主制度”,苏军出兵,开进布达佩斯。在苏军干预下,局势逐步趋于平静。动乱给匈牙利造成巨大损失,伤亡几万人,经济损失达全年国民收入的1/4。 ☚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制度 ☛ 匈牙利事件1956年10月匈牙利发生的流血事件。开始于10月23日,11月4日被当时的工农革命政府作为反革命事件镇压。1989年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全会发表的公报谈到这次事件时说:“在1956年,领导在革新方面的无能为力导致了政治性爆炸。爆发了真正的起义,人民起义。在这次起义中,民主社会主义力量起了作用,但从一开始就混入了企图复辟的势力、社会的残渣余孽和声名狼籍的分子。”匈党和政府于同年6月重新安葬了纳吉以及在同案中被处死的国防部长毛莱泰尔、政府秘书长西拉吉等。 匈牙利事件匈牙利国内的一场骚乱。匈牙利由于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1956年10月23日清晨,首都布达佩斯10多万学生举行游行。当天下午,群众涌上街头,要求改组政府,此时国内外的敌对分子也乘机大搞反革命破坏活动,形势极为严峻。24日,匈政府宣布改组,成立以伊姆雷·纳吉为首的新政府。纳吉上台后,释放政治犯,解散保安部队,宣布退出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多党制联合政府。这些措施使局势更加复杂,骚乱迅速扩大,不少共产党人被杀害。11月1日,匈共产党中央改组,卡达尔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1月4日,成立了以卡达尔为首的工农革命政府。在工农革命政府的请求下,前苏联出兵匈牙利,迅速平定了骚乱。1958年,纳吉被判处死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