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氐、羌人内徙关中
匈奴族迁入关中北部边缘地区早在西汉和东汉时已有两次较大的规模。前赵时并州的五部屠各大量徙入关中。屠各一称“休屠各”原系匈奴休屠王及其都众的后裔, 这时长安和渭河以北的许多郡县成为屠各匈奴盘据之所。从《晋书·苻坚载记》中大致可以得知屠各在关中的分布情况:“兴宁三年(公元365年) 坚又改元为建元。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卫辰举兵叛,率众二万攻其杏城(今黄陵县境)以南郡县,屯于马兰山(铜川市北)……。坚率巾外精锐以讨之……。坚徙其酋豪六千余户于长安……。毂寻死,分其部落,封其长子玺为骆川侯;杏城(今黄陵县境)以东二万余落,封其小子寅为力川侯,故号东西曹。”从这一记述可知前秦时泾河上游至洛河上游的五百里地区驻匈奴四万多落。移住长安六千余户,总计匈奴人数达二十多万。另前赵刘曜曾于咸阳的渭城置单于台,拜大单于,置左右贤王以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杰为之。前赵灭亡,后赵石虎将秦、雍大族徙于襄国,又将关中十五万落氐羌徙于司,冀二州。但率领氐族东下的是前秦的始祖苻洪,拥秦雍氐羌十多万户居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淇门渡),而后秦的始祖姚弋仲率数万羌族居于清河之滠头(河北枣强县),后赵末年苻洪和姚弋仲之子襄将原来率领的氐羌又迁回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