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載體 > 包背裝 包背裝 bāobèizhuāng 書籍裝訂形式的一種。即將書頁正面折,頁邊爲背,以棉紙捻穿訂成册,外裹軟性書面,書腦不外露,用槳糊包背黏連。始於元,達於元末明初。係從蝴蝶裝演變而來,改正了蝴蝶裝翻檢不便易散失的缺點。如元大德寫本《文獻通考》、寫本《永樂大典》都屬此裝訂形式。 
包背裝 包背装古籍装订名称。即书叶正折,以纸捻装订成册,外包书面、书脑(书背)不外露,用浆糊包背粘连的装订形式。
包背装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书页沿中缝向外对折,书脊用胶料粘合,后来进一步用纸捻穿订,再用一个整幅的封面包裹着书背,并覆盖着书的正反两面。把书芯和封面分作书本结构的两部分,这是现代装订的先导。 包背装wrapped-ridge bin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