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包干到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包干到户assigning a fixed quota to individual household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联产承包责任制。它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分包给其成员家庭(户)经营;各户承包土地的收入扣除合同规定的上交国家税收和集体提留后,剩下的全部归己。 包干到户fixed work to households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的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承包经营土地和各项包干任务的责任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一般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将耕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包到户,由农户、自主经营,并规定各户应完成的包干任务,包括上交国家的农业税,完成国家的农产品定购任务,上交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其余产品则全部归承包户所有,自负盈亏。群众把这种方式概括为:“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土地及部分大型生产资料仍属集体所有,由农户承包经营。农户享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因而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包干到户 包干到户也叫“大包干”,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中,把劳动的最终结果和承包者物质利益结合得最紧密的一种责任制形式。它和包产到户不同,主要是承包合同中不规定包工数量、费用限额和产量指标,在生产队统一计划和组织领导下,由社员自行安排各种生产活动; 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积累和其它集体提留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即所谓“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已的”。湖南联产承包制发展较慢,1981年春天实行联产承包制的生产队仅占总队数的11.2%,在中央的启发下,解放思想急起直追,到1981年底全省已有95%的生产队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制。其中,实行“双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占71.9%。由于实行了以“双包”,尤其是包干到户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2年,全省粮食产量增长10.8%,成为湖南实现合作化以来,增长最多的一年。 ☚ 综合改革试点县 农村商品经济 ☛ 包干到户也叫家庭联产计酬责任制,是中国联产计酬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在生产队统一领导下,将土地固定承包给每个家庭。其它基本生产资料如主要农具、机械、良种、化肥、农药等都归家庭承包户置办和所有。社员分户进行独立经营,不参加集体统一分配。其产品除上交国家征购、完成集体提留外,剩余的全归自己。实行这种做法,简易方便,利益直接,克服了工分制所产生的弊病,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统一耕种、统一灌溉等的包干到户形式,更有利于把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社员个人生产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 包干到户 包干到户亦称“大包干”。我国农村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具体做法大体与包产到户类似,不同的是,包干到户的合同中只规定应向集体上缴的公共积累和其他提留,不规定包工数量和费用限额。在生产队的统一领导、统一计划下,社员自行安排各项生产活动,年终,产品除交纳农业税、公共积累和其他提留外,全部归承包者自己所有。 ☚ 包产到户 自留地 ☛ 包干到户 包干到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由合作经济组织将土地和各项生产任务发包给农户经营。承包者成为拥有自主权的基层经营单位,在接受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变化,独立决策,自主经营。产品除向国家缴纳农业税,向集体缴纳积累和公共提留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和支配,基本上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 包产到户 双层经营 ☛ 包干到户contracting output quotas to individual households without the production team conducting unified accounting 包干到户work contracted to households 包干到户bāo ɡān dào hù按农户为单位向集体经济承包生产任务。the fixed quota system based on individual farm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