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汉墓位于内蒙古包头市郊招树湾。墓由长斜坡墓道、石门、甬道、前中后三室及四个耳室组成,墓顶为穹庐式,墓底铺有“乐未央子孙永昌富贵”篆字花砖。在墓门上方发现一块残留九十余字的石墓志,墓志字体清秀俊逸,属汉字向魏碑过渡阶段,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在前室西北角发现一座石屋,高约1.5米,正脊两头雕有莲花瓦当,浮垂脊梁雕有青龙、白虎,屋顶内彩绘花卉图案。莲花瓦当在北魏佛教盛行时多见,而在东汉末年发现此类瓦当实为罕见。在石屋前方偏东,墓室前室正中有一长方形葬坑,内并列葬有两人骨、出有鎏金铜饰件、漆妆奁盒、铜镜等,该墓内还发现用羊头随葬的现象。考古学家认为,内容较为完整的石墓志和石屋的出土,在内蒙古地区汉代考古中实属首例,对于古代书法史、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同时在墓室中坑葬人骨的做法,也是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