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外篇 嘉言)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要知小恶若不去除,则能成大恶,亡国丧家之端就由此而起;小善何足为之?但不知小善能成大善,道德基业也由此而成。故为人子弟者,必须以之为戒。 昭烈,蜀汉先帝谥号,姓刘、名备。 这是昭烈帝临终之前,告诫刘后主的两句话。 ☚ 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释义】 古代格言。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 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 出自 《三国志》原文: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评析】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 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 “足以乱国家”。 【原著简介】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 (220) 到晋武帝太康元年 (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 《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 《史记》 (司马迁)、《汉书》 (班固)、《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名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注释: 勿: 不要。 句意: 不要认为恶小就去做, 不要认为善小就不去做。 三国蜀·刘备《敕后主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名句】勿①以②恶小而为之③,勿以善小而不为。 【注释】①勿:不要。②以:因为。③为之:去做。 【释义】不要因为坏事小而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去做。 【点评】做好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防止做坏事也要从小处着手。 参考文献 《三国志·蜀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名句】勿以恶小①而为之②,勿以善小③而不为。 【注释】①恶小:不大的坏事。②为之:去做。③善小:不大的好事。 【释义】不要因为坏事不大而去做,也不因为好事不大而不愿去做。 【点评】这是引用蜀汉皇帝刘备告诫其子的话。 参考文献 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外篇 嘉言)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要知小恶若不去除,则能成大恶,亡国丧家之端就由此而起;小善何足为之?但不知小善能成大善,道德基业也由此而成。故为人子弟者,必须以之为戒。 昭烈,蜀汉先帝谥号,姓刘、名备。 这是昭烈帝临终之前,告诫刘后主的两句话。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不好的事情,尽管很小,也不要去干;好事,即使很小,也要去做。大的好事是由小的好事积累而成的。 ☚ 感慨而自杀,非能勇也。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