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勃列日涅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勃列日涅夫1906—1982Leonid Brezhnev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国防会议主席。1906年12月19日生于乌克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的冶金工人家庭。1923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毕业于库尔斯克土地规划和土壤改良中等技术学校,后从事土地规划工作。1931年考入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冶金学院夜校部学习,同年10月加入联共(布)。193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和工程师职称。旋应征入伍,任坦克连政治指导员。1936年复员回乌拉尔,后长期担任地方党的领导工作。卫国战争爆发后,担任部队政治工作。参加过罗斯托夫、诺沃罗西斯克的保卫战和乌克兰地区的一系列战役。战争末期随军转战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国。战争结束后复员,1946年8月任乌克兰扎波罗热州党委第一书记,领导战后的重建工作,颇有成效。同年11月转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1950年7月调任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1952年10月在苏共十九大上当选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54—1955年任哈萨克共和国党中央书记。任内领导开荒1800万公顷,使粮食增加九倍以上,因而获得列宁勋章。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重新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57年6月支持赫鲁晓夫反对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等人,随即升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后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和党中央书记。1964年10月参与把赫鲁晓夫赶下台,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改称总书记。七十年代后逐步培养和建立忠于他个人的班子。1977年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执政期间,苏联的经济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有所增强,但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自1979年起农业连年减产,市场供应紧张,经济管理体制存在许多一直未能消除的弊端。对外一贯奉行霸权主义政策,提出所谓“有限主权论”。1968年派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挑起侵犯我国领土珍宝岛和铁列克提地区的中苏边境冲突事件。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又出兵侵入阿富汗。1982年11月10日因心脏病在莫斯科去世。 勃列日涅夫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06年12月19日生于乌克兰。1931年10月加入联共(布)。1960~1964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取代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4月改称总书记)。1976年获元帅军衔。1977年兼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当政期间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8),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8),入侵阿富汗(1979)。1982年10月11日病卒。 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1906—1982Bolieriniefu,Брежнев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06年12月19日生于乌克兰的卡缅斯科耶镇(今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1931年加入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市冶金学院。卫国战争前,曾先后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党委商业部长、州委书记等职。卫国战争期间,历任南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乌克兰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43年晋升少将。1946—1952年,历任札波罗热州委、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摩尔达维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等职。1952年10月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中央书记。1952年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改组时落选,改任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任哈萨克党中央第二书记,翌年升为第一书记。1956年2月,重新当选为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翌年被递补为主席团委员。1960—1964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取代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3月起改称总书记)。1975年晋升大将。1976年兼任苏联国防委员会主席,并获苏联元帅称号。翌年又兼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2年11月10日病逝。他在担任苏联最高领导职务期间,对内推行新经济体制,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都有所增强;对外奉行霸权主义政策,使中苏两国关系严重恶化。在逝世前不久,多次表示将致力于改善中苏关系。 ☚ 赫鲁晓夫 德国十一月革命 ☛ 勃列日涅夫1906—1982Леонид Ильич Брежнев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31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书记。参加卫国战争。1946年任扎波罗热州委第一书记,次年改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1950年当选为联共(布)中央委员、中央书记。此后历任要职。1960年起被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6年为苏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直至逝世。苏联政府和苏共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苏联政治经济发展的“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1906~1982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联元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