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劳动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劳动者láodòngzhě

指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的人。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国家的法律明确地记载着要保护~的权益,保护公民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可是法律在哪里?公理在哪里?人民的民主权利又在哪里?是谁剥夺了我这个无辜的老百姓做人的权利?!”|陈忠实《鬼秧子乐》:“由一个人随心所欲地改变国家体制和政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中央是人民的中央,按照全体~的意愿制定党政国策,完全可以信赖。”

劳动者

(反)剥削者

劳动者láo dòng zhě

参加劳动并以劳动收入生活的人,有时专指参加体力劳动的人。1900年《清议报》四十册《中国人种侵略世界》:“劳动者、商卖人向有勤俭之资格。”1902年麦鼎华译《欧洲十九世纪史·总论》:“物质进步之结果亦非无可嫌恶之事,即分配财产之不均是也。资本家愈为资本家,劳动者永为劳动者。”

劳动者láo dòng zhěтрудящийся;трýженик

资本家←→劳动者zī běn jiā ← → láo dòng zhě

资本家:占有资本、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的人。
劳动者: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
【例】 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鲁迅: 《二心集·“丧家的”“资本家乏走狗”》) 他们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表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夏衍:《包身工》)


剥削者←→劳动者bō xuē zhě ← → láo dòng zhě

剥削者: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人,如奴隶主、地主、资本家等。
劳动者: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如奴隶、农民、工人等。
【例】 全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推翻剥削者,建设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

劳动者

劳动者

工(~人;女~;杂~) 夫(渔~;农~) 劳(~资双方)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丁(园~;庖~)
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夫(车~;火~;挑~;肩~;脚~)
抬轿的人:舆(舆夫;舆丁) 靠班 轿夫
打柴的人:樵(樵夫;樵子;樵人;樵父;樵汉) 荛子 烂柯人
割草打柴的人:刍荛
刈草打柴的童子:荛竖
伐木工:木客
农村中专管饲养某些家畜的人:倌(牛~;猪~)
饲养马的人:骑夫 马夫
养马或牧马人:马倌
饲养﹑照管马的人:马夫
赶驴的人:驴夫
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工(~人)
做饭的人:灶人 灶丁 厨工 食工 饔子 饔头 灶下养
军队、机关、学校的厨房中挑水、煮饭的人:伙夫
在集体单位中担任炊事的人:炊事员
干粗活的人:粗使
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力 苦力
被抓去做苦工的人:劳工
旧社会被迫从事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的人:苦工
外出做工的青年男女:打工仔
做零工的人:零工

☚ 做杂事的人   帮手 ☛

劳动者

又称为“社会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的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并取得相应劳动报酬的公民。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在我国,劳动者的年龄一般是男16- — 60周岁;女16—55周岁。劳动者应具备法定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但已达劳动年龄的在校学生、待业者、家务劳动者以及正在劳改、劳教人员不包括在劳动者范围内。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劳动者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有根本区别。在剥削阶级社会,劳动者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其劳动成果被剥削者侵占。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劳动是光荣的事情。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按所有制形式可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劳动者,集体所有制单位劳动者,外商投资企业劳动者,私营企业劳动者和个体劳动者;按产业可分为工业劳动者、农业劳动者、商业劳动者、科学文化劳动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劳动者)等等。劳动者依法享有如下权利:(1)就业权;(2)接受培训权;(3)休息权;(4)获取劳动报酬权;(5)享有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权;(6)劳动福利和劳动保险权;(7)参加工会、参加民主管理权等。劳动者依法应履行如下义务:(1)遵守法律;(2)按照规定的数量和质量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3)遵守劳动纪律;(4)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 (5)遵守保密制度;(6)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劳动者

具有劳动能力,从事一定的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劳动,并可以享有相应劳动报酬的公民。就一般意义而言,劳动者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人:(1)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足以胜任某项劳动任务的智力和体力;(2) 从事一定的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劳动;(3) 是享有劳动权利的公民;(4) 可以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劳动者通常可以划分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两大类。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两大类劳动者的差别正在缩小。

劳动者

《劳动者》

广州早期共产党组织创办最早的一份小型刊物。1920年10月3日创刊于广州,周刊,每星期日出版,32开本,铅印,每期一般14页或16页,约七、八千字,印数约二、三千册,1921年1月2日以后停刊。1~5期按时出版,因政治观点有分歧,中间脱期一个半月。先由广州第士甫《天民报》总经销,第6至8号改由《广东群报》总经销。主编梁冰弦,负责编辑的是刘石心,经常为该刊撰稿的有梁冰弦、刘石心、黄凌霜、薛剑耘、傅无闷等,出版和发刊事务由梁一余负责,经费由共产国际提供。主编梁冰弦为无政府主义者,因与陈独秀等政见不合,该刊失去经济支持,遂停刊。该刊前4期为梁冰弦、刘石心、区声白所编,后4期系谭平山、谭植棠、陈公博所编。该刊宣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号召中国人民走俄国人的路。用朴素和热情的语言向工人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工人是未来世界主人、劳资的根本对立、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及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等革命道理。它强调工人必须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才能获得解放,并及时报道了各地建立工人组织和罢工斗争的情况,介绍苏俄的劳工、妇女运动。该刊注意对农村问题进行调查,对农民进行启发教育。首次翻译欧仁·鲍狄埃的《劳动歌》,(即《国际歌》)。但该刊也宣传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观点。

☚ 劳动界   劳动音 ☛

劳动者

labouring(/working)man


劳动者

labourer;worker

劳动者

laborer;worker;work force
~素质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of the work force/~资本 capital accumulated by employees

劳动者

“五四”时期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通俗周刊。1920年10月3日在广州创刊。以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促进工人阶级的团结,进一步推动工人运动为宗旨。该刊最早登了《国际歌》的中译文。由于受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该刊有无政府主义和经济主义的倾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