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劳动强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劳动强度láo dòng qiáng dùинтенс |
劳动强度等级 | 24小时总耗能量(千卡) | |
成年男子 (体重65公斤) | 成年女子 (体重55公斤) | |
极轻体力劳动 轻体力劳动 中等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极重体力劳动 | 2400 2600 3000 3600 4200 | 2200 2400 2800 3400 |
指工人从事某种体力劳动所需消耗能量的程度。一般分为:
❶中等强度作用,指氧需不超过氧上限;
❷大强度作业,指氧需超过了氧上限;
❸极大强度作业,是在完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在短跑和游泳比赛时才有这种情况。划分体力劳动的强度等级,目的是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膳食供应。
指劳动的繁重和紧张强度。劳动时肌肉活动的能量消耗因劳动强度的不同而有差别。因此,劳动强度往往是以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的大小来评价、衡量的。所以,在其他劳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时间内能量消耗越大,劳动强度也就越大。在资本主义社会,提高劳动强度是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之一。也即资本家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在同样长的时间内消耗更多的脑力和体力。这同延长劳动日长度榨取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方法没有本质区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减轻劳动强度,是劳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消耗也不同。劳动强度高,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就多,反之则少。
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劳动强度的高低是由单位时间内支出的劳动量来衡量的。单位时间内人体能量消耗大,劳动强度则高; 反之则低。增加劳动强度可以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但这并不同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增加单位时间内产品的数量的同时,也减少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不断地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一项基本要求。中国劳动法规对不断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做了具体规定,同时对正在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特别是对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劳动者规定了保护措施。例如,缩短工作时间、延长休假期、领取较高标准工资或者工作津贴、提前退休等。同时,禁止妇女从事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
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即在单位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劳动强度不同,在同一时间内消耗的劳动量是不同的。延长劳动日会增加劳动的外延量,加强劳动强度会增加劳动的内涵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增加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日一样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重要方法。提高劳动强度可以使工人在同一时间内支出更多的脑力和体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特别是在劳动日的延长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加速机器的运转,增加工人看管的机器数量,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办法,来提高劳动强度,对资本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劳动强度的增加给无产阶级却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由于过度支出脑力、体力,破坏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条件,造成了工人的早衰和早亡。
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为自己为社会劳动,也有一定的劳动强度,但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种强度是不会妨害劳动者健康的。
劳动强度一般是指人在劳动中所负担的工作量,以及由此对人体所施加的生理负荷的大小而言。
在劳动卫生学中常常把劳动分为体力的、脑力的和精神紧张性的三种形式。以肌肉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称为体力劳动; 以脑力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称为脑力劳动,如写作、科研、教学、行政等; 以精神紧张和高度集中为主的劳动形式称为精神紧张性劳动,如精密仪表的生产装配,精细雕绘,仪表监视,机械化生产线上的操作等。
体力劳动强度大小主要表现在能量消耗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上。体力劳动强度越大,耗氧量越大,能量消耗也越大;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大。如安静时人体能量消耗为4.18×103J/min左右,而大强度体力活动时可增加到25.10~29.29×103J/min,甚至达到41.84×103J/min以上; 安静时的耗氧量平均为0.2~0.3L/min,体力活动时可增高到2~3L/min;安静时心率为60~80/min,体力活动时可增到160~180/min。当然其他生理系统功能也都随着劳动强度的改变,而有相应的变化。
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适宜的劳动强度不但可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劳动能力和健康水平。劳动强度过大、过于紧张,则可导致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减弱或失调,从而有损于健康和劳动能力。如劳动强度过大,可使体重减轻,出现疲劳或劳损,甚至诱发出心、肺疾病或其他疾病。因此根据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工作环境条件,研究至适的劳动强度及其卫生限度,是劳动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评价体力劳动强度的大小常常用能量消耗、耗氧量、心率数值之大小来表示。最常用的是以能量消耗值表示劳动强度,但劳动强度分类的标准和表示方法则有所不同。一般认为24小时内总的能量消耗值少于10.46×106J为轻劳动,10.46~14.64×106J为中等劳动,14.64×106J以上为重劳动。这种分类和计算法多用于营养学中。
以一个劳动日(8小时)平均每小时能量消耗来表示和分类的劳动强度其参考标准是:5.44×105J/h为轻劳动,5.44~8.37×105J/h为中等劳动,8.37~11.30×105J/h为重劳动,11.30×105J/n以上为很重劳动。
有人认为男、女性别不同其分类标准应有区别,在同一劳动强度等级内规定的能量消耗值女性比男性应降低20%。
评价某一单项体力活动强度时,其标准又有所不同。因为人们在一次连续短时间的劳动中,可能担负的劳动强度很大,例如可能担负29.29~41.84×103J/min以上的大强度劳动。但这样大强度劳动不能长时间地持续下去,更不能在一个工作日内持续不断地进行。因此评价单项劳动强度与工作日平均劳动强度分级值,要加以区别。由于短时间可能担负的单项劳动强度范围很大,故在以能量消耗分类单项劳动强度时,各等级值都显著偏高。如国际上以10.46×103J/min为很轻劳动,10.46~20.92×103J/min为轻劳动,20.92~31.38×103J/min为中等劳动,31.38~41.84×103J/min为重劳动,41.84~52.30×103J/min为很重劳动,52.30×103J/min以上为极重劳动。
以耗氧量分类劳动强度一般是: 小于0.5L/min为很轻劳动,0.5~1.0L/min为轻劳动,1.0~1.5L/min为中等劳动,1.5~2.0L/min为重劳动,2.0~2.5L/min为很重劳动,大于2.5L/min为极重劳动。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根据我国人劳动时测得的心率,建议劳动强度分级: 心率~92/min为轻劳动,~110/min为中等劳动,~130/min为次重劳动,~150/min为较重劳动,~165/min为很重劳动,165/min以上为极重劳动。
从事某一单项体力劳动,其劳动强度的卫生限度如以心率为指标时,应以不超过150/min为宜。心率超过此限度,其工作效率(以供氧为指标)将出现下降。
8小时工作日内平均劳动强度的卫生限度,如以能量消耗为指标,一般应以不超过7.53~8.37×106J为宜,超出此限度将出现疲劳。以24小时计,则不应超过13.81×106J。
氧-脉搏 (也称每搏耗氧量)是表示劳动时心率与耗氧量关系的一种指标,也能表示劳动强度。体力活动强度越大,心率增加越多。耗氧量也相应增加。体力活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如心率在150/min以上),耗氧量虽亦增加,但与心率增加值已不相适应,这时表现在相当于每次心跳的耗氧量出现减少,这是体力负荷强度达到了卫生限度的一种表现,故在劳动卫生工作中常常用来作为某些劳动环境及劳动因素对机体影响的一个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氧-脉搏=耗氧量(ml/min)÷心率(次/min) 耗氧量为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值,心率指劳动中的心率。
体力活动强度越大,需氧量越大,当超过一定限度时,机体的供氧能力将不能满足需氧。这时,体内来自糖原的无氧酵解过程加强,因此出现乳酸蓄积。所以血液乳酸量的多少也是反映劳动强度大小的一个指标。乳酸量过多,能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工作能力的降低。
以脑力或精神紧张性为主的劳动形式,与体力劳动不同,其劳动强度大小不能用能量消耗的大小来加以区分,因为这类劳动形式的劳动强度,主要是反映在神经-体液方面的改变上,或个别器官的改变上。应当如何判定其强度的大小及其卫生限度,目前研究资料尚少,有待今后研究解决。
岗位技能工资制中确定不同岗位工资的依据之一。主要指因岗位、职位、职务不同:
❶体力、脑力劳动强度。
❷劳动紧张程度。
❸劳动姿势。
❹工时利用率。
指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表现为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人体能量消耗的程度。单位时间内人体能量消耗大,劳动强度则大; 单位时间内人体能量消耗小,劳动强度则小。在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劳动强度,也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在工作日长度既定的限度内,迫使工人极其紧张地从事每一个操作,便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榨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不断改进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广泛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来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高。
劳动的紧张程度,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劳动者在创造物质产品和劳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劳动力的消耗多少来衡量。劳动强度是劳动的内含量,工作日长度是劳动的外延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劳动者的经验积累,劳动的外延量可以转化为劳动的内含量。提高劳动强度,就是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支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或是把更大量的劳动压缩在同一时间内,它等于变相地延长劳动时间。测量劳动强度的方法有: 对比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一个劳动日前后的变化; 测定人的脉搏及血量的变化量; 检查劳动者对触觉、视觉反应时间变化,等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是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是劳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labour intensity
labour intensity
labour intensity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