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劳动卫生措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劳动卫生措施

劳动卫生措施

为保障职工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对生产性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工程技术、医疗卫生和组织管理措施的总称。生产性有害因素是指生产劳动的过程和劳动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人体生理机能的因素,又称职业危害或职业毒害。它主要包括: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等;工业毒物,如铅、苯、汞、有机磷等;物理性有害因素,如噪声、振动、高温、辐射等;与劳动状况有关的因素,如作业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长时间被迫采取不良体位等;与劳动环境有关的因素,如厂房狭小,照明、通风不良等。职工长期处于存在上述有害因素的不良条件下劳动,其正常生理机能会受到损害,轻则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的抵抗力,重则可使机体出现特定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状态,即职业中毒或职业病。国家对加强劳动卫生,防止其主要危害工作十分重视。国务院1956年作出《关于防止厂矿生产中矽尘危害的决定》,1984年发布《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1987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矽尘肺病条例》。根据国家规定,安徽省1974年、1985年曾先后专门召开了防尘防毒工作会议,进行规划和部署。各部门和厂矿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劳动卫生综合措施。
在组织管理方面,实行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与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对老企业的尘毒危害,结合技术改造制度和实施逐步治理的规划;建立粉尘和有毒作业定期监测和分级制度,摸清危害状况,区别轻重缓急实施分级管理。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期间,安徽省劳动行政部门共对1288个生产性新、扩、改建项目实行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审查验收;对350条破粉碎作业线防尘工作进行综合检查、评定和挂牌;对405个企业3150个岗位进行粉尘危害程度分级,并对严重危害岗位实行限期治理。在工程技术方面,针对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不同情况,采取工艺改革,湿式作业,生产过程密闭化与控制尘毒源,通风除尘与排毒净化噪声控制、隔振、防署降温、改进劳动组合,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综合措施。“七五”期间,芜湖凤凰造漆厂进行工艺改革,实行管道密闭化生产,根本改变过去手工作坊式生产条件和尘、毒、火险严重的局面;省电力局投资700万元,完成粉尘治理项目185个;马鞍山钢铁公司完成尘、毒、噪治理项目600项,使作业场所粉尘合格率逐年提高,1990年底达81.9%。在医疗卫生方面.建立职工健康管理和职业病管理制度。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健康检查;加强劳动前后的个人卫生管理;建立职业中毒急救和职业病诊断、报告、治疗和安置制度;对有毒有害工种工人供应保健食品等。

☚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教育 ☛
000038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