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励精图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报告文学。程树榛著。发表于《当代》1980年第2期。当年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完全陷入瘫痪状态。宫本言于1978年出任该厂厂长,通过三年努力,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终于使这个“老大难”单位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进入先进行列,再次焕发了“国宝”的青春。作者在事实描述中,以炽热的感情歌颂主人公在为振兴中华大干四化的事业中表现出的共产党员的献身精神。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 李宗仁归来 祖国高于一切 ☛ 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励: 通“砺”、“厉”,磨练、振奋。振奋精神,力求治国图强。《元史·拜柱传》: “英宗倚之,相与励精图治。”亦作“厉精图治”。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三:“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甲) ☚ 有德不可敌 革故鼎新 ☛ 励精图治lìjīng-túzhì励:振作;图:谋求。振奋精神,想方设法治理好国家。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成〉振作精神,努力使国家太平昌盛。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动词性,连动结构。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用于褒义。 励精图治励:振奋。图:谋划。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或把事业办好。西汉宣帝即位时年纪幼小,大将军霍光总揽了一切朝政大权。霍光大肆分封霍氏家族,而且纵容妻子杀死许皇后,改立自己的女儿为新皇后。霍光死后,在御史大夫魏相的全力支持下,宣帝亲自执政,罢免了霍氏三侯,重新掌握了政权。宣帝励精图治,减轻赋税,提倡节俭,鼓励农耕,国家一度出现了繁荣安定的可喜局面。(见《汉书·魏相传》) 得过且过;发愤图强[发奋图强、奋发图强]、奋发有为、奋起直追[急起直追]、励精图治[厉精图治]○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胸无大志,不求上进:那些人一向麻木着,~|这年头儿,谁能够顾到将来呢? 眼前~吧。 ●发愤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因受激励而决心努力奋斗,谋求强盛:变法维新,~|~,勇攀世界科学高峰。也作【发奋图强】,也说【奋发图强】。 ●奋发有为fèn fā yǒu wéi振作精神,有所作为:~的青年|能够如此~,将来什么事不能做成功? ●奋起直追fèn qǐ zhí zhuī振作起来,紧赶上去:不甘心落后的人们,~吧! |只要~,我们一定能超过他们。也说【急起直追】。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振作精神,力求治理好国家:~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不能不~,以谋国之进步。也作【厉精图治】。 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治理好。励:振作。图:谋求。治:治理。 ☚ 劳民伤财 力挽狂澜 ☛ 治国 治国经国 守国 营国 裁国 体国 理国 干国 临国 平国 正国 出治 为政 经济 经纬天下经邦纬国 经纶天下 ☚ 治事 治国之道 ☛ 励精图治道德行为术语。语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厉(励)精图治。”元·脱脱等《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励:振奋,激励。精:精神。图:谋求。治:得到治理。意指振奋精神,想方设法把国家治理好。这是政治道德的一个重要准则。 励精图治振作精神,力求治理好国家。军事上也用来比喻抓好军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也作“厉精图治”。励:激励,振作。图:图谋,谋取。《汉书·魏相传》: “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元史·拜住传》:“英宗倚之,杨与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usu. of a ruler or prime ministers] exert oneself to make the country pros perous 励精图治exert oneself to make one’s country prosperous; make virorous efforts to build a strong country; strive to achieve good government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见“厉精图治”。 励精图治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执掌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立刘询为帝,史称汉宣帝。 励精图治lì jīnɡ tú zhì励:磨炼;振奋。图:谋划。振奋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好。《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 励精图治lì jīnɡ tú zhì【释义】振奋精神,想方设法把国家治理好。 励精图治lì jīnɡ tú zhì励:振奋,奋勉。图:谋求。振奋精神,千方百计治理好国家或干好事业。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故其政府不能不~,以谋国之进步。” 振奋精神,千方百计治理好国家或干好事业励精图治格式 会意式。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励:振奋。图:谋划。指振奋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好。现也指设法把工作做好。 励精图治lìjīnɡ-túzhì励:激励,振奋。图:谋划。振奋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励精图治lì jīnɡ tú zhì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励: 磨炼,振奋。图: 谋求,设法。也作“励精求治”、“厉精求治”、“厉精图治”。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解义】 励:振奋,振作。图:谋求。振奋精神,千方百计治理好国家或干好事业。 励精图治lì jīnɡ tú zhì励: 振奋。精: 精神。图: 图谋。治: 治理好。振作精神,治理好国家社会。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故其政府不能不~,以谋国之进步。” 励精图治li jing tu zhi励:磨砺。图:谋求。振奋精神,千方百计治理好国家或干好事业。 励精图治 呕心沥血lì jīng tú zhì;ǒu xīn lì xuè励精:振奋精神;图:谋求;呕:吐;沥:滴。形容为干好事业而振奋精神,苦思冥想,费尽心血。甄非《形象与幻影》:“许多企业家深谋远虑,为了塑造良好形象,~,扎扎实实地抓好产品的质量。” 宵衣旰食 励精图治xiāo yī gàn shí;lì jīng tú zhì宵衣:天不亮就起床;旰食: 天很晚才吃饭;励精:振奋精神;图:谋求。旧时帝王形容自己勤于政事,想方设法把国家治理好。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崇祯)凄然说道:‘这些年,我~,不敢懈怠,为的是想做一个中兴之主,重振国运。’” 励精图治lìjīng-túzhì励:磨练,振奋,也写作“厉”。图:谋求。治:治理。指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 14KS【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振奋精神,想办法,尽力治理好国家。励:同“厉”,振作。图:谋取。 励精图治lìjīng-túzhì见“厉精图治”。梁启超《新年献词》:“王安石的功过得失,且不必论,他的~锐意革新的精神总是可佩服的。” 揆文奋武;励精图治 揆文奋武;励精图治kuí wén fèn wǔ;lì jīng tú zhì【上】揆:掌管。奋:振作。指施行文教,振兴武备。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文武并重。《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 旌善惩恶;濯污扬清 令行禁止;言出法随 ☛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励:振作。图:谋图,设法。即振作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 “故其政府不能不励精图治,以谋国之进步。”也作“厉精求治”、“励精求治”、“厉精图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