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机和效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机和效果 动机和效果dongji he xiaoguo是道德行为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动机是指行为主体在道德行为过程中自觉追求一定目的的愿望和意图。效果是行为主体的道德行为给社会或他人带来的有利或有害的实际结果。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关系。从行为总体上看,大多数情况下,二者是相互联结、互相贯通和互相转化的。即有什么样的行为动机,就相应地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效果。从每一个具体的行为上,或者某一行为过程的某一阶段上看,二者之间又往往是充满矛盾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即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结果,坏的动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此,在道德评价中,应当以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为依据。对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作统一的考查和判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又应注意在道德评价的各个环节上,可以而且.应当有不同的侧重。一般说来,在对行为善恶进行考查时,可以而且应当将侧重点放在效果上。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价某个行为。在道德评价中,任何割裂了动机和效果辩证关系的作法,都是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强调实践及其效果的检验作用,并指出这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 传统习惯 道德教育 ☛ 动机和效果 动机和效果动机指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观愿望和目的。效果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后果。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是受一定思想动机支配的,有一定预期的目的。但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又不是完全凭空产生的,它要受客观的物质条件限制,由社会存在决定。因此,人们的思想动机能否实现,预期目的能否达到,即能否收到一定的效果,要看思想动机和目的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具有实现的条件。动机和效果是对立统一的。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南,效果是动机的行动体现,是检验动机的标尺。判断任何事情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把二者统一起来。毛泽东说:“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70页)由于事物往往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主客观之间又常常发生矛盾,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前顾及事后,努力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正错误,力求做到主客观统一,动机和效果统一。 ☚ 存在先于本质 扬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