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加速原理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加速原理又称“加速数原理”。一种认为净投资变动,取决于产量或收入变动的经济理论。可用公式△It=a ·△yt来表示。这里△It为t时期的净投资变动量,△yt为t时期的收入变动量,a为加速数或加速系数。这个理论认为:1.收入增加,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2.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又引起对生产这些商品所必需的机器设备的增加;3.对机器需求的增加,即引起投资的增加。这个理论被用于解释商业循环和经济增长。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用以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与投资的变动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主要内容:收入或消费的增加,必将引起资本品数量的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根据加速原理,可得出下列结论:(1)投资的变动并非取决于收入或消费的绝对量的变动,而是决定于收入或消费的相对量的变动,即投资是收入或消费的变动率的函数;(2)投资的波动大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后者的轻微变动能引起前者较大的变动;(3)收入或消费增长速度相对下降,将引起投资的大幅度下降,要保持投资水平不下降,收入或消费必须持续增长;(4)加速在两方面发生作用,即当收入或消费增长时,投资加速增长;当收入或消费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加速减少。加速原理建立于投资乘数基础上,首创者为法国的柯夫德伦,后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和萨缪尔森所发展,创立了“汉森-萨缪尔森模型”。这一原理必须在没有生产资源闲置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加速原理Accelerator Principle加速原理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A.阿夫塔里昂 (A.Aftalion) 和美国经济学家J.M.克拉克 (J.M.Clark) 分别于1913年和1917年提出,以后由美国经济学家A.汉森(A.Honsen) 和P.萨缪尔森 (P.Samuelson)把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乘数-加速数模型,用以解释经济周期。加速原理是解释国民收入对引致投资的加速作用。即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提高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从而引起资本存量的增加,并且资本存最的增量是国民收入增加的一个正倍数,产量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大于产量变动本身。假定在任何时期,产量与所需配备的资本品之间存在一固定不变的比率β,即 Kt-1=βYt-1 Kt=βYt 因此Kt-Kt-1=β(Yt-Yt-1) 上式表示,为了使本时期产量增加ΔYt=Yt-Yt-1,要求添置的资本品ΔKt=Kt-Kt-1即进行的投资It等于βΔYt:ΔKt=βΔYt,I=βΔYt 其中I为净投资,如果需要表示计算期内包括折旧在内的总投资 (记为Igt),则有Igt=It+Dt(折旧)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用来说明收入或消费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加速原理实质是,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对产出量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对资本存量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致投资。因此,它的特点是强调(预期)需求的作用,而不强调投入的相对价格或利率的作用。 加速原理国民经济中,产出(或收入、消费)的增减将引起投资总规模加速地扩张或收缩的原理。加速原理还可用于说明较低生产阶段(消费品生产阶段)初始需求的变动将引起较高生产阶段(生产资料生产阶段)派生需求的加速变动的情况。参见“乘数-加速原理”、“投资过度论”。 加速原理用来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与投资的变动之间的关系的理论。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化如何引起收入的变化。与此相反,加速原理说明收入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即收入对投资的决定作用。乘数是表示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与此相反,加速数是表示收入或消费增加会引起投资增加到什么程度的系数。加速原理的主要含义是,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对产出量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对资本存量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致投资。因此,它的特点是强调 (预期) 需求的作用,而不强调投入的相对价格或利率的作用。加速原理最简单的描述为: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见“加速效应”。 ☚ 加速效应 速度原理 ☛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Principle of Acceleration说明收入或者消费的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关系的理论。加速原理说明,收入的增长将引起消费的增加,而要增加消费品的数量,资本的数量必须相应的增加,因此,收入的增加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而且,收入与投资间变动幅度是加速的,即收入增长时,投资是加速增长的,而一旦收入增加的速度慢了下来,结果会使投资增加速度更慢,甚至倒退。加速系数为投资与产出增量之比。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会使投资量以更为波动的方式同方向变化。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二者互为因果,说明投资影响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也影响投资。 ☚ 投资边际效率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说明收入变动(或消费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的理论。法国的阿夫达里昂(Albert Aftalion,1874—1956)和美国的克拉克(John Maurice Clark,1844—1963)提出。认为收入(或消费)的变动会造成投资的更剧烈的变动,或者说,投资变动幅度要大于引起这一变动的收入(或消费)变动幅度。任何生产都有一个“资本产量比率”(CapitalOutput Ratio): 一般来说,资本产量比率大于1。这是因为固定资本价值是分多次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的,折旧率小于1。当生产扩大时,需要追加投资以增加产量,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为加速系数,又称加速数,即: 如果生产扩大而技术水平不变,加速系数就等于资本产量比率。从动态角度来考察收入变动和投资变动的关系,应该将投资区分为重置投资(即折旧)和净投资(资本的绝对变动额)。如果生产只是维持原有规模或缩减,则净投资为零;如果生产扩大,则净投资按加速系数成倍于产量的增加而增加。投资是收入(产量或消费)变动率的函数,而不取决于它们的绝对量或变动的绝对量。以Y表示产量或收入,G表示总投资,I表示净投资,D表示重置投资,C表示加速系数(或资本产量比率),则任一时期总投资的表达式为: ☚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对外贸易加速原理 ☛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解释产品需求如何引致资本品需求和资本存量变化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对资本品的需求是一种由产品需求变化而引致的需求,产品需求变化会导致对资本品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致投资。比如,当产品需求扩大时,为增加产品供给,必然要扩大生产能力,导致对资本品需求增加,从而引致投资以增加资本存量。与其他投资理论相比,加速原理的特点是强调需求的作用,而不强调利率的作用。一般来说,它主要用于从总量上说明资本品投资和存货投资,但有时也被用来说明企业投资。 ☚ 厂商理论 产权经济学 ☛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关于收入或消费量变化引起投资量更大变化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现代机器生产大量使用固定资本,当收入或消费量发生一定比率的变化时,会引起投资量的更为剧烈的变动。例如,在生产能力接近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如果收入或消费量有一个微小的变动比率,假设增长3%,则可能引起投资增长30%或更多; 反之,如果收入或消费量下降一定的比率,则投资会有更大幅度的下降。加速原理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A.Aftalion,1874—1956)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ohn Morris Clark,1884—1963) 提出,由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R.F.Harrod,1900—)、美国经济学家汉森(A.H.Hanson,1887—1975)、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15—)等作出论述。现一般用来解释现代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经济的周期波动过程。 ☚ 乘数理论 停滞膨胀 ☛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描述产出或收入的变化对投资水平产生加速效应的理论。加速原理是1917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M·克拉克提出来的,主要解释在经济周期过程中为什么投资的波动要大于消费品产量的波动。1936年以后,西方经济学家把加速原理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结合起来,阐述自我发生的经济周期模型。
假定一个造纸厂每生产1美元的产量需要有3美元的资本投资; 造纸厂的年重置成本为上年资本存量的10%。显然,加速系数是3。根据上面公式和假定条件制成下表: 单位: 百万美元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在时期1与时期2之间,产量上升5个单位,资本存量必须扩展15个单位。在时期2与时期3之间,产量增长15个单位,而资本存量上升45个单位。因而,纸张产量的增长不足15%就将引致造纸机械设备方面的净投资增长200%,总投资增长70%。在时期3和时期4之间,纸张产量增长25%,而净投资增长1倍,总投资增长大约65%。如果在以后的时期里对纸张的需求继续上升,那么造纸设备的订货也将继续增加。但要使造纸机械设备的投资继续增长,纸张产量就必须继续保持增长。如果像在时期5那样,纸张生产稳定在150个单位的较高水平上,净投资就将降到零水平上,下降幅度为100%,而总投资下降约64%。如果像在时期6那样,纸张生产的增长率收缩,就将急剧降低对造纸机械的需求。不仅净投资而且连总投资也将变为负数。 从上述例子可以说明加速原理的含义: 第一,投资不是产出或收入的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出变动率的函数。第二,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出或收入变动率的幅度,产量微小的变化会引起投资率较大幅度的变化。第三,若使投资增长率不致下降,产量就必须持续按一定比例增长。如果产量的增长率放慢了,投资增长率就会停止或下降。最后,加速的含义是双重的,即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但当产量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的下降也是加速的。 虽然加速原理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被广泛采用,但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它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局限性: 第一,加速原理假定经济不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显然这与事实不符。第二,加速原理假定总投资下降可以在零水平以下,这也是不可能的。第三,这个理论没有考虑到预期问题,而预期是增加或减少资本投资的重要因素。第四,这个理论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复杂的机械设备的生产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不是像加速原理所假定的只是1年。最后,这个原理假定产量与资本存量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关系,也缺乏真实性。 ☚ 经济周期的太阳黑子理论 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模型 ☛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论证投资取决于产量(国民收入)变动率的理论。以I0代表净投资,a代表加速系数,△y代表产量的变动,即△y=yt—yt-1,则加速原理的公式为: I0=a·△y=a·(yt-yt-1) 如果考虑到重置投资(折旧),以It代表总投资,D代表重置投资,则有:It=I0+D=a·(yt-yt-1)+D 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加速原理的含义。设a=2,意指根据生产技术的要求,为使产量增加一定量所需要增加的净投资为所增加产量的二倍。例如,增加100万美元的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净投资为200万美元;再设折旧率为10%,则如下表。
加速原理的含义是:第一,投资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而不是产量变动绝对量的函数。第二,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加率大于产量的增长率(在表中,从第1年到第2年,产量增加20%,而总投资增加220%);但当产量减少时,投资的减少也大于产量的减少(在表中,从第5年到第6年,产量减少6.25%,而总投资减少68.75%)。这就是加速的双重含义。第三,要使投资增长率不变,产量就必须维持一定的增长率(在表中,从第2年到第3年,第3年到第4年要使净投资不变,产量的增长率分别应为17%和14%)。如果产量维持原水平,投资就一定要下降(从第4年到第5年,产量没变,总投资减少56%)。加速原理说明,产量水平的变动是影响投资水平变动的重要因素。这一原理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A. 阿夫塔里昂(A.Aftalion)和美国经济学家J.M.克拉克(J.M.Clark)分别于1913年和1917年提出。以后由英国经济学家R. 哈罗德加以发展。美国经济学家P. 萨缪尔森和A. 汉森把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结合起来,建立了乘数-加速数模型,用以解释经济周期的原因。但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加速原理没有考虑到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预期、不确定性、风险、投资成本、技术进步等等),难以准确说明产量对投资的影响。此外,加速原理的适用性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只有在实现了充分就业,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时,它才能起作用。参见“加速系数”、“乘数-加速数模型”。 ☚ 加速系数 有伸缩性的加速数 ☛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指关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同投资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它是分析经济波动的基本工具,用来说明经济周期中的投资变动比消费品产量的变动要大得多的原因。加速原理最先由法国的阿夫塔里昂和美国的克拉克分别在1913年和1917年提出,后来,英国的哈罗德在他1936年出版的《商业周期》一书中对加速原理作了详细的论述。其基本内容是:社会资本品需求总量是国民收入或生产水平的函数,消费品需求量和收入的增长必然导致“引致投资”,资本品总量的增量即净投资会以比消费品需求量增长率更大的速率加速增长。因此,消费品需求量增长率的相对下降也可以带来经济衰退。这个原理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成立的。它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制约:(1) 加速原理必须在没有资本品 (机器、设备等)闲置的条件下才能起作用; 否则,收入增加只会引起闲置资本品的重新利用,而不会导致投资增加。(2) 加速原理假定资本产量比率是固定的,实际上资本的周转次数是经常变动的。(3) 加速原理忽视了投资行为完成的时间因素。若干年内完成的连续投资使经济周期过程中的投资额波动的实际值比理论值小。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常把加速原理和乘数理论结合起来用以说明经济周期发生的原因。 ☚ 消费函数论争 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