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苏散《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四方。苍术、陈皮、川楝子、甘草、苏叶、香附(醋炒)。加连须葱白,水、酒煎服。治小儿小肠气,少腹胀控睾丸,引腰而痛。 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卷二【组方药物】 紫苏叶4.5克 陈皮 香附各3.6克 甘草2.1克(炙) 荆芥 秦艽 防风 蔓荆子各3克 川芎1.5克 生姜2片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锉1剂。水煎,温服,微覆取汗。 【主要功效】 发汗解表。 【适应病证】 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者。 【加减应用】 前证若头脑痛甚者,加羌活2.4克、葱白2根;自汗恶风者,加桂枝、白芍各3克;若在春夏之交,唯恐夹杂温暑之邪,不便用桂,加白术4.5克;若兼停食,胸膈痞闷,加山楂、麦芽、萝卜子各4.5克。若太阳本证末罢,更兼口渴溺涩者,此为膀胱腑证,加茯苓、木通各4.5克;喘嗽,加桔梗、前胡各4.5克、杏仁7枚;鼻衄或吐血,本方去生姜,加生地、赤芍、丹参、丹皮各4.5克;咽喉肿痛,加桔梗、牛蒡子各4.5克、薄荷1.5克;便秘,加萝卜子、枳壳;若兼四肢厥冷,口鼻气冷,是兼中寒也,加干姜、肉桂之类,虽有表证,其散药只用一二味,不必尽方;若挟暑气,加入知母、黄芩之类;干呕发热而咳,为表有水气,加半夏、茯苓;时行疫疠,加苍术1.2克;梅核气证,喉中如有物,吞不入,吐不出者,加桔梗、苏梗各2.4克;妇人经水适来,加当归、丹参;产后受风寒,加黑姜、当归,其散剂减去大半;若禀质极虚,不任发散者,更用补中兼散之法。 【方义分析】 此为辛温发散常用方。方中苏叶、荆芥辛温芳香,发汗解表为主药;防风、秦艽、蔓荆子祛风湿,除身痛、头痛为辅药;香附、陈皮、川芎理气和血为佐;甘草和中,生姜辛散为使。配合成方,具有辛温发散之效。可使外感风寒得散,气血自和,其病自愈。
加味香苏散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组方药物】 香附 苏叶各45克 藿香90克 陈皮45克 甘草18克 砂仁30克(炒) 【制剂用法】 上药6味,共为散。每次用9克,水煎,去滓温服。 【适应病证】 孕妇伤暑感冒,吐泻脉浮者。 【加减应用】 转筋,加木瓜;胎动,加白术;挟热,加黄连、白术;挟寒,加白术、炮姜。 【方义分析】 本方主治妊娠伤于暑湿风邪,风暑为患,肝胃受病,故吐泻不已,胎动不安。方中香附调气解郁,苏叶理血疏风,藿香快胃祛暑,陈皮利气和中,砂仁醒脾安胎气,甘草缓中和胃气。为散水煎,使风暑并解,则肝胃调和,吐泻自止,胎孕自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