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劝学(节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劝学(节选)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工女缫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
 夫学,譬之犹砺也(11)。昆吾之舍(12),而铢父之锡(13),使干越之工(14),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15),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16),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17)。自是观之,砺与弗砺,其相去远矣(18)。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 身之砺砥也。“……

 
 【注释】 ①茧:蚕茧。· ②腐蠹而弃:蚕茧如不缫丝,则腐烂,蛹出,而后抛弃。 ③缫(读骚sao):从茧中抽丝合并成生丝。工女:女工。 ④大君:大国之君。朝之:在朝廷上召见大臣。此时应身着礼服。 ⑤世士:社会上知名人士。 ⑥子路:即孔子弟子仲由。卞(bian):春秋时鲁国地名。野人:粗野之人,或指郊野之人,乡下人。 ⑦子贡:即孔子弟子端木赐。卫:春秋时国名。贾(gu音沽)人:商人。⑧颜涿聚:孔子弟子,梁父人。名不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据说年轻当过强盗。 ⑨颛(zhuan音专)孙师:字子张,孔子弟子。驵(zang):马市的中闻介绍人。 ⑩显士:著名人士。 (11)砺:磨刀石,作动词用时指磨。 (12)昆吾:山名,出铜铁,可以制刀剑。金:指铜铁之类金属。 (13)铢父:地名,又作诛父,产锡。 (14)干越:即吴越,出产利剑。 (15)砥砺:磨制。砥:磨刀石。 (16)砻(luong):磨制。砻砺连用意同砥砺。 (17)黄砥:一种黄色的优质细磨石。 (18)无下:无不下。 (19)相去:相距。
 
 【今译】 学而不倦,是为了加工提高自己;教人不厌,是为了加工提高别人。蚕茧,如果放在那里不去加工,就腐烂而被抛弃;让女工拿去缫丝,织成美丽的锦绣,可为大国之君做成衣服用于朝见大臣。人自身有如蚕茧,放在那里不去加工提高,便会知识陈腐品行有毛病;让贤人去教诲,成为社会上知名之士,那么天下诸侯没有不尊敬的。子路,本是卞地方的大老粗;子贡,本是卫国的商人;颜涿聚,曾经做过强盗;颛孙师,曾经当过牙行。这四个人经过孔子的教导,都成为著名人士。学习,就好比磨刀。用昆吾山出的铁,加上铢父地方出的锡,让吴越的能工巧匠铸成宝剑;如果不用磨刀石打磨,那么用它刺啥也刺不进,用它砍啥也砍不断。如果用磨刀石好好打磨,再用黄色的细磨石加工;那么用它去刺无所阻挡,用它去砍无所不下。由此看来,打磨与不打磨,效果相距太远了。如今人们都知道磨炼他的刀剑,然而却不知道磨炼自身。学习,就是对人身的磨炼啊!
 ……
 
 【集评】 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卷十五《尸子》:“是篇论劝学之旨,较《荀子》切实。”“专引仲尼弟子,亦自眼光高人处。”“以磨砺喻学,与切嗟琢磨意,隐相吻合。”
 
 【总案】 这是一篇精采的劝学论文。
 第一段举治茧为喻及孔子教弟子为例,说明学习可以改变、提高人的价值和地位,即使原来很差的人,经过学习和教育,也能成为有用之材。第二段进而以铸为喻,说明即使素质很好的人,如果不经过学习和教育,也可能鲁钝而不中用;只有经过学习和锻炼,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比喻精当,论证平实严密,一反一正,恳切周到。思想与语言都接近《荀子·劝学》篇。后来又为《大戴礼记·劝学》、贾谊《新书·劝学》所继承。东晋葛洪《抱朴子·勗学》篇、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等,皆是其发展。
 文章的后半段未选部分,称孔子为“夫子”,称曾参为“曾子”,有些论点与孟子“天爵”、“人爵”相近。看来是杂家中接近儒者之文,而有些观点后来又被另一部杂家著作《淮南子》吸收到《修务训》中。

古典文学作品《劝学(节选)》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劝学(节选)

 
 君子曰〔2〕:学不可以已〔3〕。青,取之于蓝〔4〕,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5〕,輮以为轮〔6〕,其曲中规〔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8〕,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9〕,金就砺则利〔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13〕,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14〕,不知学问之大也〔15〕。干越夷貉之子〔16〕,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17〕。”神莫大于化道〔18〕,福莫长于无祸〔19〕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吾尝跂而望矣〔2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22〕,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23〕,而闻者彰。假舆马者〔24〕,非利足也〔25〕,而致千里〔26〕;假舟楫者〔27〕,非能水也〔28〕,而绝江河〔2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0〕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31〕,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32〕,系之苇苕〔33〕。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34〕,所系者然也〔35〕。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36〕,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37〕,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38〕,不扶而直;白沙在涅〔39〕,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40〕,其渐之滫〔41〕,君子不近,庶人不服〔42〕。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43〕,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44〕。物类之起〔45〕,必有所始〔46〕;荣辱之来,必象其德〔47〕。肉腐出虫,鱼枯生蠹〔48〕;怠慢忘身〔49〕,祸灾乃作〔50〕;强自取柱〔51〕,柔自取束〔52〕;邪秽在身〔53〕,怨之所构〔54〕。施薪若一〔55〕,火就燥也〔56〕;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57〕,禽兽群焉〔58〕,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59〕,林木茂而斧斤至焉〔60〕,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61〕。故言有召祸也〔62〕,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6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64〕,圣心备焉〔65〕。故不积蹞步〔66〕,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67〕,功在不舍〔68〕。锲而舍之〔69〕,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70〕。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72〕,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73〕,非虵蟺之穴无可寄托者〔74〕,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75〕,无昭昭之明〔76〕;无惛惛之事者〔77〕,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78〕,事两君者不容〔79〕。目不能两视而明〔80〕,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81〕,梧鼠五技而穷〔82〕。《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83〕。”故君子结于一也〔84〕

 〔1〕《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荀子》共三十二篇,大部分为荀子自作。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人,先秦儒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
 〔2〕君子曰:古代称有地位或有才德的人为君子,而古书中凡引述前人有价值的言论,常以“君子曰”称之。
 〔3〕已:止。
 〔4〕蓝:蓝草,一种可以提取青色染料的植物。
 〔5〕中(zhong)绳:合于绳墨。中:符合。绳:木工用以取直的墨线。
 〔6〕輮(rou):通“揉(煣)”。用火烤木使之弯曲。轮:车轮。
 〔7〕规:圆规。
 〔8〕虽有:虽又。槁(gao)暴:干枯。槁:干燥。暴:晒干。挺:直。
 〔9〕受绳:指用墨线校正过。
 〔10〕“金就”句:刀在磨刀石上磨过才锋利。金:指金属制成的刀类。就:靠近,接触。
 〔11〕博学:广博地学习。日:每天,经常。参(can):参验。省(xing):省察,检查。乎:于,对。
 〔12〕知明:智慧明彻通达。知:同“智”。
 〔13〕谿:山谷。
 〔14〕先王:指古代的贤明君主。
 〔15〕大:深广。
 〔16〕干越:春秋时南方诸侯国名。干后被吴所灭。越曾与吴争霸。夷貉(mo):古代中国少数民族的名称。夷:古代中国东南部的一个少数部族。貉:通“貊(mo)”,古代北方的部族。子:婴儿。
 〔17〕“《诗曰》六句:此处所引之诗见《诗经·小雅·小明》。意思是说:哎呀你们君子呀,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地对待你们的职位,喜好这正直的品质;天神知道这一点,就会给予你大的福庇。靖:敬慎。共:供,守。好(hao):喜爱。介:赐予,给与。景:大。
 〔18〕神:指一种很高的精神修养境界。化道:为道所化,变得同道相一致。道:指圣贤之道。
 〔19〕长(chang)于:好于。
 〔20〕终日:整日。须臾(yu):片刻,指很短的时间。
 〔21〕跂(qi):提起脚后跟。
 〔22〕招:向人招手。
 〔23〕疾:壮,指声音宏大。彰:著,清楚。
 〔24〕假:凭借,借助。
 〔25〕利足:行走迅速,指善于走路。
 〔26〕致:到达。
 〔27〕舟楫:指船。楫,船桨。
 〔28〕能水:会水。
 〔29〕绝:渡过。
 〔30〕生:通“性”,本性,天性。物:外物。
 〔31〕蒙鸠:又名鹪鹩(jiao liao),一种善于筑巢的小鸟。
 〔32〕编之以发:用毛发编织鸟巢。
 〔33〕系(ji):系结,拴缚。苇苕(tiao):芦苇的花穗。
 〔34〕完:坚牢。
 〔35〕所系者:系结的地方,指苇苕。然:这样。
 〔36〕射(ye)干:草名,根可入药。白花长茎,多生于山崖之间。
 〔37〕百仞:形容极深。
 〔38〕蓬:飞蓬,野草名。麻:大麻。
 〔39〕白沙:洁白的沙子。涅(nie):黑色的泥。
 〔40〕兰槐:香草名,其根为白芷。
 〔41〕其:若,如果。渐(jian)之滫(xiu):浸泡在臭水之中。滫:臭水。
 〔42〕服:佩带。
 〔43〕游:交游。就士:接近贤士。士:指贤士。
 〔44〕邪僻:不正当。中正:中正之道。
 〔45〕物类:泛指各类事物。起:兴起,产生。
 〔46〕始:指开始的原因。
 〔47〕象其德:与他们德行的好坏相适应。象:相当,相应。
 〔48〕蠹(du):蛀虫。
 〔49〕怠慢:懒惰疏忽。忘身:指忘记自身的利害。
 〔50〕作;兴,产生。
 〔51〕强自取柱:刚强者自取支柱的作用。自取:自己取得,指由自身原因而导致。柱:支柱。
 〔52〕柔自取束:柔弱者自取约束的作用。束:拴。
 〔53〕邪秽(hui):邪恶污浊。
 〔54〕怨:怨恨,仇恨。构:集结。
 〔55〕施薪若一:薪柴放置的一样。施:安放,放置。
 〔56〕就:向,靠近。
 〔57〕畴(chou):通“俦”,同类,指同类生在一起。
 〔58〕群:群聚,成群。
 〔59〕质的张:箭靶设立起来。质的:指箭靶,的是箭靶的红心。张:张设,竖
 立。
 〔60〕斧斤:斧子。斤:斧的一种。
 〔61〕醯(xi):醋。蜹(rui):蚊子一类的小飞虫。
 〔62〕召:同“招”。
 〔63〕慎其所立:谨慎自己的立身行事,指为学要慎重。
 〔64〕德:指好的德行。而:则。神明:指人的智慧。
 〔65〕“圣心”句:圣人的思想就具备了。“圣心”是荀子思想中通过学习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
 〔66〕蹞(kui):同“跬”,半步。古人两跨为一步,半步为跬。
 〔67〕驽马:劣马。十驾:走十天。驾:马拉车走一天。
 〔68〕功:成绩。
 〔69〕锲(qie):刻。
 〔70〕镂(lou):雕刻。
 〔71〕螾:同“蚓”,蚯蚓。
 〔72〕黄泉:指地下的水。
 〔73〕六跪:据卢文绍说当为“八跪”。跪:脚。螯(ao):节肢动物用以取食的钳夹状的腿。
 〔74〕虵蟺(shan):蛇和鳝鱼。虵:同“蛇”。蟺:同“鳝”。寄托:托身,居住。
 〔75〕冥冥之志:精神专一的意思。志:意志。
 〔76〕昭昭之明:指精神豁然贯通。昭昭:明达的样子。明:智慧,聪明。
 〔77〕惛惛(hun)之事:精诚专一的工作,不旁骛。事:工作。
 〔78〕衢道:四通八达的道路,指有岐路,方向不一。
 〔79〕“事两君”句:事奉两个君主的人,双方都不能容忍他。事:事奉,服务于。容:容忍,指被人容忍。
 〔80〕两视:同时看两种事物。明:视力好,指看得清楚。
 〔81〕螣(teng)蛇:传说中一种会飞的蛇。
 〔82〕梧鼠:当为“鼫(shi)鼠”之误。鼫鼠,一种似鼠的小动物,据说它有五种技能,但都不精通,即:会飞但飞不过房顶,会爬树但不能爬到顶,会游泳但不能游过山涧,会挖洞但藏不住身体,会走但不如人快。穷:困厄。
 〔83〕“《诗》曰”六句:此处引诗见《诗经·曹风·鸤(shi)鸠》。大意是:鸤鸠落在桑树上,它有七只小鸟。善人君子,举止态度也始终如一。这始终如一啊,就因为他的心思就像绳结般集中。尸鸠:同“鸤鸠”,布谷鸟。据说它养育七只小鸟,早晨从上喂到下,晚上从下喂到上,非常平均。这里用它比喻思想如一,专心致志。仪:仪态,指待人处事的态度和举止。结:绳结,这里比喻心思集中专一。
 〔84〕结于一:指把精神集中到一点上。结:集结。
 本文从各个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为学的方法、步骤等。这里节录的是它的前半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对于增加知识、培养品德、增长才干的重要作用;它要求应当重视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从而加强学习;并指出学习中必须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本文论题明确、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句式整齐、语言有力、词汇丰富;运用了大量比喻,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形象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