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劈挂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劈挂拳

劈挂拳

❶拳种之一。全称“通备劈挂拳”。古代曾有异称“披挂拳”。明代即流行于民间。清末主要传习于河北盐山、沧县、南皮县等地。同治年间传入京津地区。宣统二年,天津中华武士会成立,列劈挂拳为主要科目之一,传播于华北地区。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劈挂拳被列入高级教材。民国以后,以沧县、天津、兰州、沈阳等地为盛。新中国成立后,劈挂拳遂被列为竞赛项目,现已遍及全国。劈挂拳本属通备拳种。清代后期,也曾称“通臂门”,故在一些武术专著中称“劈挂通臂”,而被看作是通臂拳中的另一支。近百年来,通备拳种的第一路子拳劈挂拳传播较广,故称通备为劈挂门。
第一个在盐山、沧县倡导和传播通备拳的是潘文学。潘在盐山书院分文武科传授学生,历时数年,武科人材济济。继潘之后,有盐山李云表、肖和成;李、肖之后有黄林彪、于保麟;黄、于之后,重要传人有马凤图、马英图、黄森亭等。通备劈挂拳传至黄、马两代,主张以“理(拳理)象(形式)会通。体(健体)用(技击)具备”和“通神达化,备万贯一”的“通备”宗旨,充实和扩展了所属拳械。后经马凤图、马英图一生研习、施教,并与八极、翻子、戳脚诸拳兼而习之,形成了自黄氏之后一大流派。
通备劈挂拳以“十二大蹚子”、“大架子”为根基,有劈挂拳、青龙拳、 飞虎拳、 太淑拳等四路子拳和溜脚势、溜腿架子、通备十路弹腿等基础套路。器械有:奇枪、六合大枪、劈挂刀、劈挂双刀、通备小剑、七十三剑、拦门橛、凤头钩、五十五图(棍)、八十八棍、风磨棍、三节棍及近代以来吸收西北甘肃的鞭杆、并以通备劲染化,逐步形成别于陇南鞭杆的一系列鞭杆技术套路。其特点为大开大合,刚柔相济,以长为主兼有短打;在劲道上讲术滚勒劲、吞吐劲、辘辘劲、劈挂劲。技法上讲究伸则大开大合、长枪大戟;收则势短节猛,搅靠劈重,似有若无。手法上以搌、弹、劈、挂、摈、斩为主。拳法传习有“慢拉架子、快打拳、急打招”的法则。
❷拳术套路。属通备拳第一路子拳。全套6趟46势。主要动作有单劈手、鹞子穿林、滚臂摔掌、拔步撑掌、连环扑挂、乌龙盘打、双撞掌、开门炮、倒发乌雷等。

☚ 八极拳   翻子拳 ☛
劈挂拳

劈挂拳

中国拳术之一,全称“通背劈挂拳”,或称“披挂拳”。劈挂拳原属通背拳中的第一路子拳。近百年来,劈挂拳传播较广,清末民初,也曾将劈挂拳列为通背拳系中的一派,故在一些武术专著里称作“劈挂通背”。据考证,劈挂拳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其传袭师承虽无可靠记载,但劈挂拳法早在明代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拳经》中已有记述。戚继光搜集当时十六家拳法编成的三十二势中,列为一势的“抛架子抢步披挂”至今尚完整地保留在劈挂拳势中。清代后期,劈挂拳在河北盐山、沧县一带流传较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劈挂拳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项目。
劈挂拳有四个套路:一路劈挂拳、二路青龙拳、三路飞虎拳、四路太淑拳;还有包罗以上四个套路的“大架子”。劈挂拳以大架子为母,练功时,慢拉柔练,调劲运气。此外,还有供基础训练的“十二大蹚子”,即十二个基本招势(在行进中盘练称作“蹚子”),还有十路弹腿、溜脚势等。运动方法有滚、勒、劈、挂、斩、卸、剪、采、掠、摈、伸、收、摸、探、弹、砸、擂、猛等十八字诀。身法要求吞吐伸缩和虚实往还,劲道追求翻扯劲和辘辘劲。劈挂拳的器械有奇枪、六合大枪、风摩棍、七十三剑(亦称通备大剑)、剃枪剑(亦称通备小剑)、劈挂单刀、劈挂双刀、苗刀、凤头阁(护手钩带刺)、拦门撅、三节棍等。近数十年来,劈挂拳吸收了西北陇南鞭杆,通过劲力和技法的改变,逐步形成了源于陇南而又不同于陇南的鞭杆技法和技术套路。
劈挂拳在拳法实战中要遵循“理(拳理)象(拳势)会通,体用(技击)具备”的原则。其招法要则和套路内容无论如何庞杂,都要求“一以贯之”。拳法练习历来有注重“慢拉架子,快打拳,急打招”的说法。

☚ 劈挂通背拳   擒拿 ☛

劈挂拳

全称“通备劈挂拳”。又称“披挂拳”。武术拳种。原为通备拳中第1路子拳,后自成一家。明代已有。今流行河北、陕西、甘肃等地。有劈挂、青龙、飞虎、太淑4套拳。技法丰富,发力饱满,气势贯通,双臂交劈,大开大合。劲道讲究翻扯劲和辘辘劲。

劈挂拳

劈挂拳

武术拳种。属长拳类。原为通备拳中的第一路子拳,后发展为独立一支。明戚继光《拳经》有“披劈横拳,而其快也”语,推断在明代已有传习。其基础练习有“十路弹腿”、“十二大蹚子”、“溜脚势”等,套路主要有劈挂、青龙、飞虎、太淑拳4路;包括4个拳套的“大架子”拳,慢拉柔练,以调劲运气。特点是发力饱满、气势贯通,双臂交劈,大开大合。

☚ 擒拿   燕青拳 ☛
000051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