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副交感神经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副交感神经fù jiāo gǎn shén jīng植物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上部从中脑和延髓发出,下部从脊髓的最下部发出,分布在体内各器官里。1936年《鱼类学》:“因突然惊吓等,能使心脏的搏动停止或心跳增加,这种现象完全为心脏本受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种相对抗的作用支配。”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自主神经的一部分。由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及荐部脊髓灰质侧柱发出节前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末梢神经节,换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眼的瞳孔括约肌、睫状肌、头部腺体、心脏及胸腔和腹腔、盆腔所有内脏器官,调节心脏和内脏器官活动。如刺激副交感神经,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减弱,胃肠蠕动加强。一般内脏同时分布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功能互相颉颃。 马的副交感神经分布图 (实线示节前神经纤维,虚线示节后神经纤维) 1.盆神经 2.直肠 3.膀胱 4.睾丸 5.大结肠 6.盲肠 7.小肠 8. 胃 9.肝 10.肺 11.心 12. 气管 13.食管 14.迷走神经 15. 唾液腺 16. 眼球 17. 泪腺 18.迷走神经食管背侧干 19. 迷走神经食管腹侧干 20. 肾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fujiaoganshenjing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分为脑部和骶部。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总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周围的神经节有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其中位于颅部的器官旁节较大,肉眼可见。颅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此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到所支配的器官。骶部的中枢,位于骶髓2~4节段灰质内的骶中间外侧核,发出节前纤维至脏器附近的器官旁节和脏器壁内的器官内节,组成盆神经,支配降结肠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及外生殖器。刺激副交感神经能引起心搏减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膀胱收缩等反应。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 ☚ 交感神经 条件反射 ☛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s系植物性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部位于中脑、脑桥、延髓和骶髓2~4节。周围部分,不如交感神经分布的广泛,大部分的血管、汗腺、立毛肌、肾上腺髓质等处为副交感神经分布;除上述器官外其他内脏和心脏均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副交感神经自中枢发出的节前纤维,亦在副交感神经节中交替、节后纤维再至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副交感神经节,一般都位于脏器附近或脏器的壁内(后者称壁内神经节)。副交感神经可分为脑部和骶部,其功能与交感神经相反;作用于眼球,可缩小瞳孔;作用于泪腺,加强其分泌;作用腮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可分泌稀薄唾液;作用于心脏,可使心跳减慢;作用于肺和支气管,可缩小支气管;作用肝、胰,可加强其分泌;作用于胃肠道(乙状结肠以上),可加强其蠕动;作用乙状结肠、直肠,可加强其蠕动、抑制直肠括约肌收缩;作用于膀胱,膀胱壁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而排尿。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较平衡的拮抗状态中,共同调节各脏器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副交感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脑干和脊髓骶部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纤维分布至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一种较平衡的拮抗状态,两者的活动均受中枢神经的控制。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脑干和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处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神经纤维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以调节心脏及其它内脏器官的活动。它的作用与交感神经相反,有抑制心脏收缩、使瞳孔收缩、肠蠕动加强等作用。人体内除了肾上腺髓质、汗腺、皮肤和肌肉中的血管等少数器官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外,绝大部分内脏器官都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 交感神经 神经元 ☛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是植物性神经的组成部分,作用与交感神经相拮抗。其低级中枢、周围神经节及走行、分布列表如下: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