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剑州志四川地方志。清李溶等修,李榕等纂。十卷。溶,字锦湘,湖南沅陵县人。同治十年署剑州知州。溶有《华岳志》已著录。该县前有雍正李志。是志于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约八万二千字。卷首有新旧志序、新旧州志官绅、图目、目录。正文分疆域、山川、建置、祠庙、官师、赋役、人士、列女、科名、艺文十门。重艺文,占全志之半。收有唐李白、柳宗元、李商隐等历代名人关于剑州赋、铭、序、记等五十余篇。李白“蜀道难”,杜甫“剑门”,陆游“雨过剑门”等著名诗篇五十余首。疆域目载剑州自唐虞迄清同治年间之地理沿革。官师目载剑州自唐迄清历代名宦三百余人,对研究该地政界人物有参考价值。有同治十二年刻本。 剑州志十卷,清李榕纂修。李榕,字申夫,剑州人,出于曾国藩门下,文章经济,华实俱美。曾任职湖南,后因得罪巨室,以檄罪落职。所著有《十三峰屋全集》。剑州志始于明,为知州李壁所修,其后毁于兵燹。清雍正年间,桂林人李梅宾重事纂辑。其书分门二十四,首有明志序。同治年间,李榕自湘藩罢归,见雍正志,谓其意在铺张卷帙,多有失当处,遂与弟、儿及门人勤加考证,删其芜杂,并于雍正以后一百四十余年间人事广为搜集,分类补入,历一年而成兹编。《剑州志》同治十二年 (1873)刻本,共十卷,分为: 卷一,疆域。卷二,山川。卷三,建置。卷四,祠庙。卷五,官师。卷六,赋役。卷七,人士。卷八,列女。卷九,科名。卷十,艺文。此志发凡起例自出心裁,不就恒蹊,所载力避冗说,文笔亦流畅清新,可谓佳作,尚有民国十六年 (1927)铅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