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肢qián zhī昆虫或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身体前面靠近头部的两条腿。1906年《博物学教科书》第一编:“蝌蚪初以头后部枝状之鳃,吸收水中之空气。经数日后,则自其尾之末端生后肢。又经数日,更生前肢。”1909年钟观光《理科通证·动物篇·猿》:“猿前肢比后肢为长。”1922年杜亚泉、杜就田等《动物学大辞典·动物术语图解之一斑》:“哺乳类图 ⓮: (甲) 马之头骨;(乙) 马之前肢与人手之比较。” 后肢←→前肢hòu zhī ← → qián zhī后肢:动物长在身体后部的两条腿。 前肢:动物身体前面靠近头部的两条腿。 脚2 脚2肢(四~;前~) 趾(~爪) 动物靠头部的两条腿:臂 臑 前肢 牲畜前肢的中、下部:臂臑 牛马羊等角质动物的脚:蹄(蹄子) 马的蹄:马蹄 霜蹄 铁蹄 白色的马蹄:银蹄 猪腿:豚肩 猪腿的上部:肘(肘子) 骡马等的后脚:蹶 兽类的脚:趼 蹄足 兽足 兽类的蹄:蹢 禽兽的脚:胫 鸡足:鸡定 动物的脚掌:掌(鸭~;熊~) 兽的脚掌:蹯(熊~) 虎的脚掌:鬼蒟蒻 螳螂的前足:螳斧 螳臂 ☚ 脚、爪 爪子 ☛ 前肢 前肢qianzhi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的四肢中,前面的1对附肢称为前肢。前肢一般由上臂、前臂、腕、掌、指等部分组成的,借肩带与脊柱相连。有支持体重、运动和捕食等功能。蛇类的前肢已退化,鸟类的前肢变成能飞的翼。水生哺乳动物鲸的前肢变成适于划水游动的鳍。海狮、海狗、海象、海豹、儒艮和白暨豚等的前肢也多呈鳍状。 ☚ 附肢 肩带 ☛ 00002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