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前5000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前5000年埃及、西欧、北美等地开始使用和加工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黄金。亚洲西南部、中亚一带发现并开始利用天然铜。北美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已知道用天然铜加工饰品和工具。 前5000年生产力发展,男子的地位提高;对偶婚姻向一夫一妻制过渡。其特征是:男娶女嫁;妻随夫居;子女从父姓,妻及子女是夫之家庭成员;夫权统治;婚姻不可离异。 前50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上埃及的法尤姆地区出现磨光石斧、磨谷器及装有燧石刀刃的木镰刀,还有用燧石箭头装上木杆、骨叉等做的渔猎工具。当地已有手制陶器和纺织亚麻布等技术。 前5000年母系氏族繁荣期的典型文化——河南渑池仰韶文化出现,有了村落、居室和公共墓地。室内陈设和随葬物品都大致相同。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除饲养家畜外,还兼营渔猎,主要农作物是粟、高粱、稻谷,还有芥菜、白菜。仰韶陶器闻名中外,其质料、造型、装饰、焙烧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并施有白、黄、红、黑、棕等单彩或双彩,有些陶器的口部或外壁有竖、横、斜纹组成的刻画符号。这些符号是与制陶有关的记事符号,也可视为原始文字。该社会阶段的总特征是: 1.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2.妇女在生产中起主要作用;3.实行母方居住制;4.妇女是氏族管理者,氏族之上的社会组织是胞族和部落。该时期的婚姻形式为氏族群婚制,即母系氏族外婚制——兄弟共妻而姊妹共夫。其通婚形式是野合而婚、集体共居或拜访偶居。 前5000年河南渑池仰韶村及豫、陕、晋、冀及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湖北等地出现多种生产工具。由于分布广泛、延绵长久,又可分为西安半坡型、陕县庙底沟型和芮城西王村型。其生产工具主要为磨制石器和骨器、角器。在陕西临潼姜寨出现的黄铜片,是中国最早的铜质用具。主要器型有斧、锄、锛、铲、凿、穿孔石刀、磨盘、磨棒、杵、纺轮、镞、鱼钩、鱼镖等。纺线织布的技术已被普遍掌握,编织技术已与现今的一些苇席编织法相同。陶营建技术有了改进,制作方法主要是手制,晚期则普遍出现慢轮修制。 半坡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前50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上埃及的法尤姆出现器形简单的手制陶器,装有珠子等饰物的贝壳器皿,并饲养了母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