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前1800年~前1701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前1800年~前1701年夏·芒~扃


工程技术

园艺、蚕桑、养殖出现。《夏小正》中的“囿(即园)有见韭”和“囿有见杏”,是最早的有关园艺的文字记载。其中还有“煮梅”、“剥瓜”、“剥枣”之说,属于农产品加工。以上韭、杏、梅、桃及瓜、枣等是栽培种类。
《夏小正》中有:“妾子始蚕”,“报养宫事”。“宫”字据南北朝时候的皇侃解释即指蚕室。这是养蚕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养蚕就要栽桑,《夏小正》中的“摄桑、委扬”及《诗经·七月》中的“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讲的是桑树整枝之事。
马的饲养、管理和繁殖等技术发展。“颁马” 是指在春季母畜受孕后与公畜分群放牧。“铜恶马”,与选择良种马有关,把劣马淘汰掉。“执陟”就是当春天马发情交配时,把没有到成龄的牡驹管束起来。“攻驹”就是指给马去势,即阉割术。
染色技术出现。《夏小正》记载:“五月……启灌蓼蓝”。说明夏代已开始种植蓝草。蓝草中含有蓝苷,从中可以提出靛蓝素。
农业生产发展。夏王朝的中心活动地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适合农业生产的地方。相传禹臣狄开始造酒,而秫酒是少康开始制造,用粮食酿酒,说明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前1800年~前1701年


文化

印度哈拉巴文化开始衰落。大建筑已经衰废,代之而起的是大量小房屋,小巷已被简陋的房屋所阻塞,排水设备遭到破坏,商业贸易也不如以前那样活跃。前1750年,摩亨佐达罗城毁灭。衰落的原因,长期以来流行的说法认为:内部衰落招致外族的入侵,居民被驱散,摩亨佐达罗成了荒凉之地。另一说法认为:前1700年左右发生地震和大水灾,造成文化中心由摩亨佐达罗移于哈拉巴,同时向东南坎贝湾各地移民,从此印度河流域衰落不振。


政法


前1800年~前1701年


自然科学

汉穆拉比时期,数学进入全盛时代。巴比伦设立附属于寺庙的学校,专门培养祭司官吏,因而数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记数法有了改进,比如用尖笔写的竖画不仅代表1、60、3600,同时也代表1/60、1/3600;箭头记号既代表10、600,也代表1/10、1/600;其他分数则分解为这些60为基数的几个分数单位,至于像1/7、1/11的分数则采取近似值“四舍五入”。几何方面解决了截头方锥体的体积计算问题。另外,此时的算术、几何已具有明显的代数性质,已知几条一般性的代数法则,但在叙述数学问题时,只将方程式的系数写成特定的数值。
汉穆拉比时期,最早报道植物的人工授粉。当时已知雌枣椰树需要雄枣椰树的花粉才能结果实,而且知道几株雄树足够使许多雌树结果实(现代种植枣椰雌雄之比为100:1)。当时从枣椰树种植中,第一次表明植物也跟动物一样有两种性别,而且人们可用特殊方法使不同性别的植株栽植在一起获得收成。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杂交授粉的报道,从而使选种有了可能性。
人们把捕到的野山羊,放入已驯化的羊群里饲养杂交,形成白色、黑色、棕色、黄色和斑点杂色等毛色,变异是驯化山羊的典型性状。山羊的驯化和野生谷物的种植,成为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基础。


工程技术

开凿汉穆拉比富民运河,兴修水利灌溉系统,给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源,改善了交通,促进了农业和经济发展。
埃及的锡铜工具中,锡在铜中比例较高,工具的式样显著增多,斧子的金属头在斧柄上固定牢固。出现了装有把手的犁,以利深耕,后来发展成为直柄犁和梯形犁。纺织业广泛采用亚麻为原料,使用卧式织布机,纺织品质量得到提高。


前1800年~前1701年夏·芒~扃


政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