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則則(则)Zé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浙江之椒江、云南之邱北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部,未详其源。
汉代有则长、则罗。

則zé

❶準則,法則。班固《兩都賦》序:“因時而建德者,不以遠近易則。”張衡《東京賦》:“辯方位而正則,五精帥而來摧。”
❷效法。張衡《西京賦》:“嵯峨崨嶪,罔識所則。”
❸乃,乃是。張衡《西京賦》:“於前則終南太一。”
❹猶“那麼”。張衡《東京賦》:“必以肆奢爲賢,則是黄帝合宮,有虞總期,固不如夏癸之瑤臺,殷辛之瓊室也。”
❺猶“即”,就。《漢書》賈誼《鵩鳥賦》:“乘流則逝,得坎則止。”
❻連詞,表順接。張衡《東京賦》:“是以論其遷邑易京,則同規乎殷盤。”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则,等画物也。”段注:“引伸之为法则,假借之”为语词。”《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则,效法。《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宗邑无主,则民不威。”则,连词,那么。1.通“纔” cai
[例一] 《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注:“当为财,与才同。”则,刚刚。则通“才”。
[例二]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则如,《金楼子·立言》作“裁如”。裁亦才字之假。则如即“才如”。
则,精母、职部;才,从母、之部。精、从旁纽双声,职、之入阴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2.通“哉” zai
[例一] 《国语·楚语》:“是知天咫,安知民则?”则,句末语气词,当作“哉”。则通“哉”。
[例二] 《荀子·宥坐》:“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何则,即“何哉”。
则,精母、职部;哉,精母、之部。精母双声,职、之入阴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3.通“卽” ji
[例一] 《汉书·项籍传》:“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则,即、就。则通“即”。
[例二] 《汉书·王莽传》:“应声滌地,则时成创。”则时,即时、当时。
则,精母、职部;即,精母、质部。精母双声,职、质通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 上一篇:削
  • 下一篇:剉

“则”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ㄗㄜˊ1939叔父。闽语。广东澄海。清嘉庆二十年《澄海县志》:「叔曰~。」体验;体察。冀鲁官话。山东聊城〖〗。我跟他过长了,他~出我的脾气儿来了‖我~他半年,知道他是好人。腾出;挪移。闽语。广东揭阳〖〗。我可以~出一间房借伊企起居住。侧身。赣语。湖北蒲沂:~到身睏热乎些。(用于年龄)轮;辆。吴语。上海〖〗。大一~大十二岁。江苏常州:一~车。双;顶。吴语。江苏常州:一~鞋。浙江绍兴:一~帐子。只。吴语。《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许多房奁,尽被官府藉没了,~藏得这物。」又:「府里别无甚事,~是前日王招宣寻一串一百单八颗西珠数珠不见。」刚刚;方才。闽语。福建厦门〖〗。~来无久‖到任~三日‖伊写的~好咧‖等甲日暗,伊~倒来等到天黑,他方才回来。再。闽语。福建厦门〖〗。做了~行‖看了~借我。和。吴语。浙江余姚、绍兴。在;被。吴语。江苏丹阳〖〗。坐~床里。浙江余姚。了;着。吴语。上海嘉定〖〗。天作兴要落雨~。江苏丹阳〖〗。笑~勿歇‖望~他。江苏江阴:立~比坐~适意‖骑~马寻马。地、得。吴语。江苏丹阳〖〗。慢慢~‖避~开。后缀。相当于「子」。吴语。江苏丹阳〖〗。新娘~‖牙刷~‖学生~‖柿~。

則则

(8次)
❶乃是;是。圜~九重《天》 容~秀雅《大》
❷犹而。表转折。死~又育《天》
❸犹乃。于是;就。命~处幽吾将罢兮《章·思》 水激~旱矢激~远 乘流~逝 得坎~止《服》
另见〔常則〕〔九則〕〔遗則〕〔正則〕

❶法。《詩經·豳風·伐柯》: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鄭玄箋: “則,法也。”《詩經·大雅·卷阿》: “豈弟君子,四方爲則。” 鄭玄箋: “則,法也。”《詩經·大雅·柳》: “敬慎威儀,維民之則。” 鄭玄箋: “則,法也。” 《詩經·魯頌·泮水》:“敬慎威儀,維民之則。” 鄭玄箋: “則,法也。” 《周禮·天官·大宰》: “以八則治都鄙。” 鄭玄注: “則亦法也。典、法、則,所用異,異其名也。” 《周禮·春官·大史》: “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國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則以逆都鄙之治。” 鄭玄注: “典、則,亦法也。” 《周禮·夏官·大司馬》: “均守平則,以安邦國。” 鄭玄注: “則,法也。” 《禮記·祭義》: “因物之精,制爲之極,明命鬼神,以爲黔首,則百衆以畏,萬民以服。” 鄭玄注: “則,法也。” 《禮記·哀公問》: “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則民作則。” 鄭玄注: “則,法也。” 《禮記·中庸》: “《詩》云: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 鄭玄注:“則,法也。” 《孝經·聖治章》: “民無則焉。” 鄭玄解: “則,法。” (《通德堂經解》)
❷地未成國之名。《周禮·春官·大宗伯》: “五命賜則。” 鄭玄注: “鄭司農云: 則者法也。……玄謂則,地未成國之名。”
❸視也。《孝經·三才章》: “則天之明。” 鄭玄解: “則,視也。” (《通德堂經解》)
❹傚。《孝經·聖治章》:“則而象之。” 鄭玄注: “則,傚。”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田宅場圃部 > 田地 > 則
則  zé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時則以土方五十里爲一則,爲子男封邑。《周禮·春官·大宗伯》:“五命賜則。”鄭玄注:“則,地未成國之名。王之下大夫四命,出封加一等,五命。賜之以方百里、二百里之地者,方三百里以上爲成國。”《漢書·王莽傳》:“子男一則,衆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衡具 > 則
則  zé

標準權衡器。《宋史·律曆志一》:“其則,用銅而鏤文,以識其號。”清·王筠《說文句讀·刀部》:“則,蓋即今之天平法馬也。”今湖南省博物館藏有1975年於湖南湘潭煙塘出土之北宋銅則。參見本類“嘉祐銅則”。

則ze

8474
“则”的繁体。

則zé

Z035
“则”的繁体。

〖則〗 粵 zak1〔仄〕普 zé

❶ 法則,原理。許慎《說文解字》:「〜,等畫物也。」(意指均等分物,後比喻為法則。)裴松之《三國志.魏書.方技傳.注》:「以機鼓輸為常〜,以斷懸石。」
❷ 榜樣,有成語「以身作〜」。屈原《楚辭.離騷》:「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彭咸:彭祖第三十四代孫,商末賢大夫。)
❸效法。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禹。」(皋陶【粵 gou1 jiu4〔高搖〕普 gāo yáo】:帝舜時期的賢臣。)
❹ 連詞,那麼,就,表示結果。蘇洵《六國論》:「並力西嚮,〜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❺ 連詞,就,表示承接。柳宗元《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其隙也,〜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❻ 副詞,就是。范仲淹《岳陽樓記》:「此〜岳陽樓之大觀也。」
❼ 連詞,卻,表示轉折。韓愈《師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恥師焉,惑矣!」

則,金文作,《説文》籀文作,古文作,小篆作
孫常叙認爲,古人造青銅器,一器一範,他器依此範爲標準,一一仿造,故字形或从二“鼎”从刀會意,表示初刻一範本,後從而效法。或直接解釋爲以刀刻鼎銘爲準則會意。或从刃,與从刀同意。本義是範本、效仿,引申爲法則、規章、法典、規律等義。後世或从貝从刀,“貝” 爲 “鼎” 的省變。銘文或用效法義,或用作副詞、連詞,或通 “載”。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或有簡省。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

則()


周原甲骨文H11:14,西周
王其則。

段簋,殷周金文集成4208,西周中期
令龏𢦚(則)于段。
按: 鼎旁繁化爲二鼎。“大則”之“則”,或曰器樣,樣器; 大則,大尊的樣器; 或曰爲土地之名。 “”,饋,遺。

方鼎, 殷周金文集成2824, 西周中期
弋休𠟭(則)尚。
按: “弋”讀“淑”,美好也; 弋休,即淑休。尚,恆常,永遠之意。

格伯簋,殷周金文集成4264,西周中期
格白(伯)取良馬乘于(倗)生,氒𧵒(貯)卅田, 𠟭(則)析。
按: “則”爲地約。“則析”,剖析約劑券書分而執之,此是地約。

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56.二-SP-0009,戰國
右宫居則。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6,戰國
君子居則貴左,甬(用)兵則貴右。
按: 刀旁變爲“勿” (“刎”之初文)。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丙12,戰國
(慎)(終)若(始), 則無贁(敗)事壴(矣)。
按: 鼎旁下部省寫作“二”。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35,戰國
勿(物)𡒉(壯)則老。
按: 刀旁省。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20,戰國
大臣之不(新〔親〕)也, 則忠敬不足,而(富)貴巳(已)(過)也。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20,戰國
谷(欲)人之敬𠮯(己)也, 則必先敬人。

郭店楚墓竹簡·六德25,戰國
雚(觀)者(諸)豊(禮)樂則亦才(在)壴(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3,戰國
(信)(以)結之, (則)民伓=(不背)。
按: 鼎旁變作“貝”。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性情論38,戰國
不又(有)夫詘=(詘詘)之心則(流)。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從政(甲篇)10,戰國
信則𠭁(得)眾。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用曰4,戰國
淦(陰)則或(有)淦(陰),易(陽)則或(又)易(陽)。
按: 刀旁變作“刃”。

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書6,戰國至秦
如此,則爲人臣亦不忠矣。

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西漢
芒(荒)則□□□。

張家山漢簡·脈書20,西漢
甚則無膏。

漢印文字徵
董則。

元靈曜墓誌,北魏
容韻優裕,早負出群之才; 風則韶綺,幼挺不羇之質。

張通妻陶貴墓誌,隋
祖恪雍容軌則,示規矩於邦家。

封忠簡妻王楚英墓誌,隋
彤管嬪嬙,皆仰茂則。

李神符碑,唐
俄而天地革運,品物咸亨,則大居宸,履端垂統。
《説文》: “則, 等畫物也。 从刀从貝。 貝, 古之物貨也。 , 古文則。 , 亦古文則。 , 籀文則从鼎。”
“則”字 《説文》 “从刀从貝”之析形,與古文字材料不合。周原甲骨文“則”字从刀从鼎,會以刀刻鼎銘之意。金文“則”之鼎旁或繁化爲二鼎。戰國文字“則”形多變: 刀旁或變爲“勿” (“刎”之初文),鼎旁下部或省寫作“二”,又刀旁可省,鼎旁變作“貝”,刀旁變作“刃”等。秦漢以降,从刀从貝之“則”定型。

☚ 前   剛 ☛

(zé)

等畫物也。貝,古之物貨也。
【按】段玉裁注曰:“等畫物者,定其差等而各爲介畫也。今俗云科則是也。介畫之,故從刀。引伸之爲法則。”科則,通謂之條規。

*則tsək

[甲骨](西周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等畫物也。从刀、貝。 貝,古之物貨也。 , 古文則。 ,亦古文則, ,籀文則,从鼎。(四篇下)
鑄造刀及鼎各有一定之合金比例。祭器需高銅成分才呈金黃色,利器需高鉛錫成分才銳利耐磨。

☚ 德   思 ☛
000001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