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糖生产简史公元前1066年西周创制以来,史书就有饴糖制作、食用的记载,公元647年,唐太宗派人去印度学习熬糖法。674年中国发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唐大历年间(766~779)四川用甘蔗制冰糖。8世纪中叶,中国制糖技术传到日本,13世纪传入爪哇,15世纪传入菲律宾、夏威夷等地。北宋王灼1130年撰写中国第1部制糖专著——《糖霜谱》,全书7篇。19世纪初,世界制糖才进入机械化生产阶段。1802年德国人F.K.阿哈尔德建起世界第1座甜菜糖厂,1878年英商怡和洋行在香港设中华精糖公司,日处理200t土糖。1905年中国开始种植糖用甜菜,1808年建成日加工甜菜350 t的阿城糖厂。1933年8月至1936年1月,广东建成6座机械化制糖厂,其设计总生产能力为日榨甘蔗7000 t,产白糖700 t。1949年以后,中国制糖业迅猛发展。全国机制糖厂由1949年的3家增加到1999年的458家,日加工糖料能力由0.2万 t提高到67万t,年产糖能力由2.4万t提高到850万t,全国糖料播种面积由12.4万hm2扩大到153万hm2。1998年全国糖厂平均规模为日处理糖料1460 t。中国还先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兴建了50多座糖厂。中国以食糖为原料和辅料的食品有56大类3000多个品种,全国年消费食糖量约800万t,人均年消费食糖6.4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