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制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制书zhì shū

皇帝诏令的一种。白居易《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昨日制书临郡县,不该愚谷醉乡人。

制书

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后汉书·光武帝纪》 上建武元年九月注引 《汉制度》:“帝之下书有四: 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 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唐代凡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旧政,宽赦降虏,皆用制书。见《唐六典》 九《中书》。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詔誥 > 制書
制書  zhìshū

詔書之一種。常用於緊要之事。始於漢,至唐時凡行大賞罰,授大官爵,改革舊政,寬赦降虜,均用此書,由中書舍人起草頒行。《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建武元年]九月……辛未,詔曰”唐·李賢注引《漢制度》:“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詔三公,皆璽封,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又《蔡邕傳》:“時頻有雷霆疾風,傷樹拔木,地震、隕雹、蝗蟲之害。又鮮卑犯境,役賦及民。六年七月,制書引咎。”參閱《唐六典·中書》。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

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诏书

诏书

诏(诏旨;诏板;诏版;诏命;诏策;诏敕;诏黄;诏卷;诏函;诏草;诏纸;诏制;诏音;诏勑;诏纶;诏告;诏号;诏检;诏谕;诏言;诏凤;凰诏;龙诏;凤诏;尺诏;飞诏;青诏;命诏;玺诏;凤尾诏;凤凰诏;黄素诏) 敕(敕文;敕命;敕书;敕封;敕令;敕谕;~教;~赠;制敕;黄敕;命敕;宣~;奉~) 旨(旨意;冲旨;圣旨;龙旨;睿旨;符旨;敕旨;意旨;听~;传~) 制(制书;制诏;诏制) 谕(谕旨;上谕) 板(一尺板) 纶(纶旨;纶书;纶册;纶诰;纶言;纶音;丝纶) 诰(诰命;紫诰;制诰;命诰) 麻(黄麻) 进止 宝命 圣命 大命 训命 黼命 王命 蹄书 简记 丹书 玺书 命书 尺书 凤书 天语 紫泥 紫书 辉音 兰检 黄符 黄卷 黄素 龙讼 龙函 龙纶 龙吟 龙綍 言丝 言綍 鹤头(鹤头书) 涣汗 涣命 涣号 尺一(尺一诏;尺一牍;尺一书;尺一板)
诏书的美称:丽册 显命
诏书的敬称:温纶
诰命的敬称:鸿诰
对帝王将相命令的敬称:钧旨
帝王的命令:敕教 敕画 敕黄 敕谕
帝王的诏书:德音 天书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敕令;敕命)
帝后命令、文告的总称:诏令 纶綍
皇帝的诏令:凤綍 凤诏
帝王的诏命:告命
第一道诏令:令甲
帝王有所赐予的诏书:锡命
帝王对宫中妇女发布的命令:阴令
诏书和檄文:诏檄
诏书和奏疏:诏疏
诏书的末尾:麻尾
(皇帝颁布的命令:诏书)

另见:皇帝 颁发 命令1

☚ 诏书   各种诏书 ☛

制书zhì shū

皇帝的诏书,用于诏赦谕敕等。见“诏书”。

制书

皇帝发布的公文的一种。《独断》上载:“制者,王者之言,必为法制也。”《文体明辨·制》载:颜师古云:“天子之言,一曰制书,谓为制度之命也。”自汉代就形成为一种特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文。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诫敕。……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对,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这时的制书,是用作于在州郡公布。制度或诏令。到唐代,“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曰发日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制书,“行大赏罚,授大官爵,厘革旧政,赦宥降虏则用之”;慰劳制书,“褒赞贤能,劝勉勤劳则用之”。(《大唐六典》卷九)明代,“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明史·职官志一》),也是用于宣布重要法令、重大典礼及对各司机关颁行制度。在清代,凡内阁、军机处等中央机关承办的公文有制、诏、诰、敕等,据《大清会典》载:“凡纶音之下达者,曰制,曰诏,曰诰,曰敕,皆拟其式而进焉。”又说“凡大典宣示反寮,则用制辞”,仍是皇帝或替代皇帝发布国家重大典礼或事件、制度的公文。在近代,制书逐渐演变为制或制度一词,消失了原有的作为公文使用的职能。

制书

制书

皇帝亲自签发的命令的一种。(见:制)

☚ 制   制授 ☛
制书

制书

封建皇帝命令的名称之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命为制。” 此后凡帝王的命令即称“制”。《后汉书·光武帝纪》 引 “汉” 制度: “帝之下书有曰: 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这是隋唐之前有关制书的大致情况。至唐王朝,凡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旧政,宽赦降虏等,都用制书。唐王朝规制,凡制书例由中书舍人起草划行。

☚ (四) 册命   告敕 ☛
制书

制书

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史记·秦始皇本记》:“命为制,令为诏。”《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引《汉制度》:“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诏三公,皆玺封,尚出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汉蔡邕《独断》:“其文曰制,诰三公,敕令、赎令之属是也。刺史、太守相劾奏,申下土,迁书,文以如之。”唐宋两代,以制书命官。唐凡大赏罚、大除授、赦宥、虑囚等,则用制书。宋代因之,拜三公、三省长官,罢免大臣等亦用制书。

☚ 命令   挑战书 ☛

制书

皇帝诏令的一种。

制书

以皇帝名义下达的各种形式命令文字的总称。诸如诏、告、宣、敕、御札、御宝、批降及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等,即非有司誊录、颁降者。凡诏敕,写在宣纸上(宣纸不得私造及出售),高一尺三寸,长二尺(官文书尺寸必须小于此数)(《朝野类要》卷4《制书》、《庆元条法》卷16《文书门·名例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