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红试验
刚果红为对人体无害的一种指示剂,静脉注入后清除比较缓慢,故在一定时间内,尚有部分色素滞留血中。如人体组织有淀粉样变性,则由于它能吸附刚果红,而使刚果红消失的速度加快,以致血中滞留量减少。根据这一原理,常用本试验协助诊断淀粉样变性。其方法是在试验前采血分离血清作为空白,随即静脉注射1%刚果红(按2.2ml/kg计量),注射后4min和60min各采血一次。分离血清后用分光光度计比色,以4min血标本中刚果红滞留量为100%,算出60min的滞留率。正常值60min滞留率>60%。在排除蛋白尿的情况下,血清刚果红滞留率在40%以下,而尿中无刚果红排出时,提示组织有淀粉样变性。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和长期慢性感染性疾病。肾病患者尿中蛋白丢失增多时,可因刚果红附着于蛋白上随尿排出,所以刚果红的滞留量也减低,同时尿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