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锜1098—1162南宋抗金名将。字信叔。今甘肃静宁人。建炎四年(1130年)为泾原经略使,随张浚参加富平之战有功,后至临安(今浙江杭州)领宿卫亲军。绍兴十年(1140年)任东京副留守率领王彦旧部八字军,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大破金兀术主力。与韩世忠、岳飞并称中兴名将。投降派秦桧主和,削夺抗金诸将兵权,改知荆州府。在知荆州府任上,征发民工塞江陵黄潭决口,以除水患。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兵南下,锜被任命为江淮、浙西制置使,屯兵扬州抗击金兵。次年病死。 刘锜 刘锜1098—1162南宋将领。德顺军(治今甘肃静宁)人,字信叔。建炎中,为陇右都护,夏人惮之。张浚宣抚陕西,任为泾原经略使。绍兴中,赴京权提举宿卫亲军。绍兴十年(1140),宋金和议成,充东京副留守,率八字军赴任; 才抵顺昌,金人败盟来攻,遂守城拒战,大败完颜宗弼所率十万精兵。授武泰军节度使、知顺昌府、沿淮制置使。次年,又与张俊、杨沂中、王德诸将破敌于柘皋。旋遭秦桧、张俊之忌,罢兵柄,知荆南府。三十二年,忧愤而卒。 ☚ 杨政 马塈 ☛ 刘锜1098~1162南宋将领。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高宗初,为陇右都护。建炎四年(1130年),为泾原经略使,从张浚参加富平之战有功。绍兴七年(1140年),任东京副留守,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赴任,至顺昌(今安徽阜阳)守城御敌,以计使南下金兵终夜自相残杀,大破兀术主力。次年,援淮西,与张俊、杨沂中又大破金兵于柘皋(在今安徽巢县北),金人闻之胆寒,见顺昌旗帜即行逃遁。后为秦桧、张俊所排挤,罢兵知荆南府,组织百姓堵塞江陵黄潭决口,以除水患。他任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时,因老病求解兵权,退至镇江。召还,未几,忧忿而死。 刘锜1098~1162南宋抗金名将。字信叔。顺德军(今宁夏隆德)人。建炎四年(1130年)为泾原经略使,率泾原军参加富平(今属陕西)战役。绍兴六年(1136年)任权提举宿卫亲军。绍兴十年,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赴任。至顺昌府(今安徽阜阳),金兵突至,遂据城拒战,大破兀术精锐,以功拜武泰军节度使。次年援淮西,于柘皋(今安徽巢湖)再败金军。旋罢兵权,出知荆南府(今湖北江陵)。三十一年(1161年),金完颜亮南下,宋任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守淮东,因病重还镇江。次年去世,谥号武穆。 刘锜1098—1162南宋名将。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宋将刘仲武子。善骑射。高宗初,为陇右都护。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为泾原经略使,从张浚参加富平之战,建有战功。后至临安(今浙江杭州),领宿卫亲军。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 任东京副留守,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赴任,至顺昌(今安徽阜阳),闻金兵南下,遂守城御敌,以计使金兵终夜自相残杀,大破兀术主力。次年,援淮西,与张俊,杨沂中又大破金兵于柘皋(在今安徽巢县北),金人闻之胆寒,见顺昌旗帜即行逃遁。后为秦桧、张俊所排挤,罢兵知荆南府,组织百姓堵塞江陵黄潭决口,以除水患。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南下,他任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因老病不能任事, 求解兵权,退至镇江。召还,提举万寿观。未几,忧忿而死。 刘锜1093—1162字信叔。宋德顺军(甘肃静宁东)人。抗金名将,善射。曾屡败西夏兵,威镇西夏。绍兴六年(1136)收编八字军。十年,出为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途经顺昌(安徽阜阳),兀术背盟来攻,他力排众议,守城御敌。大破十万金军,为南宋以少胜多的重要战役。十一年,兀术率铁骑十万来攻,他与张俊、杨沂中(即杨存中)会师庐州,迎战于柘皋,金军败走。旋遭张俊陷害,罢兵知荆南府。三十一年(1161),金主亮率六十万众南侵,他以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败金师于皂角林。金兵畏其慷慨深毅,有儒将风,完颜亮下令:有敢言刘锜姓名者,罪不赦。后以老病退守镇江。以武将不能克敌,次年呕血而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