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过《沁园春寄稼轩承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过《沁园春寄稼轩承旨》《沁园春 寄稼轩承旨》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2?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3。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4。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5。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6。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刘过《沁园春寄稼轩承旨》《沁园春 寄稼轩承旨》·刘过
刘过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嘉泰三年(1203),作者在杭州接到辛弃疾邀他到绍兴见面的书信,他因有事无法赴约,就填了这首词作为答复。 刘过这首词,正是刻意仿效辛氏的创新。在这里,他把自己置于三个古代大诗人之间而不以为僭越。他有本领作到让人家读了以后不觉得他狂妄自大,因为在放纵中仍有分寸。词中把辛弃疾也拉进古人行列中去,又显示他善于处理作品主题,为对方留下地步。所以并非是一味叫嚣浮躁可比。 “斗酒”三句,先点出辛弃疾邀请他到绍兴,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岂不快哉!”因为得到大词人的赏识,可以谈诗论文,各抒抱负;何况他还携了一斗酒、一个猪前腿,趁着这股豪兴,在狂风大雨中渡过钱塘江。 不料“事与愿违”,正要上路的时候,曾经在杭州做过郡守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约定了在西湖孤山隐居的宋诗人林逋(字和靖),还加上曾在杭州任知州的大诗人苏东坡(后人曾称他坡仙),一下子拉住了自己不放手。“驾勒”就是受到拘勒,身不由己。 苏有《饮湖上初晴后雨》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词的“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便是从苏诗中化出。 下面说: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对苏轼的诗不感兴趣,所以“掉头不顾”。 换头先提白居易。白居易诗有“楼殿参差倚夕阳”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湖上春来似画图” (《春题湖上》)及“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寄韬光禅师》)等句;又天竺山在灵隐山飞来峰之南,分上中下三竺,附近有三座天竺寺,是杭州胜处之一。作者把白居易的诗句凑成一段话,强调天竺山的美景;随即又引林逋的话来反驳,写得像是煞有其事。 林逋是北宋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写过不少梅花诗,其中一首说: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把上面这些现成材料加以剪裁,为我所用,既不失古人的风貌,又容易组成一个崭新的画面,这自是聪明的做法。 最后那三句: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到底是谁挽留他,作为三位的一致意见,甚至也是刘过自己的意见,我以为都未尝不可。 把自己插身在古人之中,更把辛弃疾也放到里面,让古人和今人打成一片,构成了一种前人未有的新的“会合”,以此来撩动在古人的圈子里寻求知音的辛稼轩,自然“搔着痒处”。难怪辛氏“得之大喜”了。 刘过《沁园春寄稼轩承旨》《沁园春 寄稼轩承旨》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②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③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④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⑤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⑥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⑦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⑧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⑨ 【注释】 ①稼轩承旨:辛弃疾曾任枢密院都承旨。该词题另本作:“风雪中欲诣稼轩,久寓湖上,未能一往,因赋此词以自解。” ②斗酒彘肩:《史记·项羽本纪》记:“鸿门宴上,项羽以斗酒和生彘肩(猪肘子)赐樊哙,哙置盾上拔剑切而啖之。渡江:渡过钱塘江。③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白居易号。白曾任杭州刺史。林和靖:北宋诗人,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身不仕,卒谥和靖。东坡老:北宋诗人苏轼,号东坡。驾勒吾回:“勒吾驾回”之倒装句,意为“强拉我回去”。④浓抹淡妆: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⑤衔杯:饮酒。⑥天竺:在杭州灵隐寺南山中,有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之分。峥嵘:高峻貌。⑦东西双涧:指灵隐寺附近的两股涧水,二水汇合于飞来峰下。两峰:指西湖西面的南高峰、北高峰。白居易诗《寄韬光祥师》:“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⑧暗香浮动: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争似:怎如,不如。⑨须:待到。徘徊:流连。 【译文】 如果能象樊哙那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话,冒着风雨过钱塘江去拜访您,真可算是一件大快事。可惜我却被白香山、林和靖、苏东坡三位老人强拉了回去。东坡先生说:“西湖象那西子姑娘一样美丽,面对镜台,淡抹浓妆总相宜。”那二位老人,皆掉过头去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管各自品酒寻趣。 白居易说:“那天竺峰就象从云中飞来一般,看那图画般的景色中,高耸的楼台别有景致。最可爱那东西双涧,溪水纵横绕流,南北两峰,高高地在云堆之上矗立。”林逋却说:“那不算什么,此时正当梅花暗香浮动,不如随我先回孤山探梅更有意思。等到天晴时再去拜访稼轩也不算晚,现在我们不妨且流连此地。” 【集评】 宋·岳珂:“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仿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其词曰:‘斗酒彘肩’云云。辛得之,大喜,致馈数千百,竟邀之去,馆燕弥月,酬倡亹亹,皆似之,逾喜,垂别赒之千缗,曰:‘以是为求田资。’改之归,竟荡于酒,不问也。词语峻拔,如尾腔对偶错综,盖出唐王勃体而又变之。余时与之饮西园,改之中席自言,掀髯有得色。余率然应之曰:‘词句固佳,然恨无刀圭药疗君白日见鬼证耳。’坐中哄堂一笑。既而别去,如昆山,姓某氏者爱之,女焉。”(《桯史》卷二) 宋·俞文豹:“此词虽粗而局段高。与三贤游,固可睨视稼轩。视林、白之清致,则东坡所谓‘淡抹浓妆’已不足道,稼轩富贵,焉能浼我哉?、(《词林纪事》卷十一引《吹剑录》) 近代·俞陛云:“借苏、白、林三人之语,往复成词,逸气纵横。如宜僚弄丸,靡不如意,虽非正调,自是创格。”(《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现代·胡云翼:“这首词的体制和选用的题材都很奇特;才气横溢,同写散文一样,完全解除了格律的拘束。岳珂《桯史》讥笑作者‘白日见鬼’,但据说辛弃疾很欣赏这首词(它体现了辛派词自由放肆的特征)。”(《宋词选》) 【总案】 此词想象奇特,恣肆豪放,颇富浪漫主义色彩。词中将未能应邀前往拜访辛弃疾的原因,归之于早已作古的三位与杭州有不解之缘的诗人(白居易、林逋、苏轼)的强留,同时借三人之口将西湖胜境作了生动的描画。词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古人今人共聚一时,虽属异想天开,但绘形绘色,谈笑风生,一切贴切自然。词人也不受词的上下片结构的束缚,恣意挥洒,不仅散而不乱,而且章法独到。特别是词中巧妙地将三位大诗人咏杭州的名诗点化入词,落笔自然圆脱,毫无斧凿之痕,令人耳目一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