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辟之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辟之乱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八月,西川节度使韦皋病卒,剑南度友副使自为西川节度留后。表求节钺,朝廷不许,即派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征辟入朝为给事中。辟遂不受征,阻兵自守,发兵拒袁滋入川。十一月,袁滋畏刘辟之强不敢进。宪宗大怒,贬滋为吉州(今江西吉安)刺史。以初即位,力不能讨,授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右谏议大夫韦丹上疏以为刘辟不诛,朝廷可以指挥者惟两京,此外谁不为叛?宪宗善之,以丹为东川节度使,使其控制刘辟。刘辟既为节度,志益骄。于元和元年(806年)正月,求兼领三川。朝廷不许,即发兵围东川节度副使李康于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欲以其同党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唐宪宗采纳臣下建议,任命资历不高的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步骑五千为前军,与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同讨刘辟。是时刘辟亦攻陷梓州,执东川节度副使李康。二月,严砺攻拔剑州(今四川剑阁县),斩其刺史文德昭。三月初,高崇文入梓州,刘辟将邢泚引兵遁去。朝廷下诏削夺刘辟官爵。四月初诏以高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五月,刘辟筑城于鹿头关(今四川省德阳县东北鹿头山上),连为八栅,屯兵万余人,以拒高崇文。寻为崇文击败。六月初,辟复置栅于关东万胜堆(今德阳县内)。崇文遣将攻之,八战皆捷。破德阳、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县)。七月下旬,击破刘辟众万余人于玄武(今四川德阳南)。九月,再败刘辟于鹿头关。在官军压境、屡战失利的情况下,刘辟部将纷纷请降。九月二十一日,崇文军直克成都。刘辟、卢文若率数十骑逃出,欲西奔吐蕃。崇文将高霞寓等追之。及至羊灌山(今四川灌县北),辟投江不死,擒送京师。刘辟之乱历时一年悉平。 刘辟之乱唐后期地方政权的叛乱事件。永贞元年 (805年) 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死,剑南支度副使刘辟先自为节度留后,继强请授节度使,再仿韦皋求统三川 (即剑南东、西川及山南西道三镇),遭拒绝,遂派兵攻占梓州 (治今三台县),擒东川节度使李康,以己亲信卢文若代之。宪宗派神策军使高崇文及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分兵平乱,收复梓州,攻克成都,执刘辟于羊灌田 (在今都江堰市东),槛送京师处决。 刘辟之乱唐代刘辟反朝廷之战。唐永贞元年(805年)十一月,宪宗授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求兼领三川。朝廷不许,即发兵围东川节度副使李康于梓州(今四川三台),欲以其同党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唐宪宗任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步骑5000人为前军,与神策京西行营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同讨刘辟。五月,刘辟筑城于鹿头关(今四川德阳东北鹿头山上),连为8栅,屯兵1万余人,以拒高崇文,为崇文所败。六月初,辟复置栅于关东万胜堆(今德阳市内)。崇文遣将攻之,八战皆捷。破德阳、汉州(今四川广汉)。七月下旬,击破刘辟众1万余人于玄武(今四川德阳南)。九月,再败刘辟于鹿头关。刘辟部将纷纷请降。九月二十一日,崇文军直克成都。刘辟被擒。此敌历时1年悉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