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牢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牢之?—402东晋将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以骁猛著称,被谢玄选为参军,领精锐作前锋,号称“北府兵”。曾击破苻坚部将句难,迁鹰扬将军、广陵相。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中,率精兵五千夜袭洛涧,斩苻坚部下梁成等十将,挫败秦军锐气。以战功任龙骧将军、彭城内史,封武冈县男。后镇压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东晋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激烈,牢之先投靠兖州刺史王恭,继背恭投靠司马元显,又背元显投靠桓玄。玄欲夺其兵权,任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牢之欲拥兵据江北以拒玄,但部将多散去,乃自杀死。 刘牢之?—402东晋将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父皆武将。沈毅多谋。太元初年(376年),谢玄组织北府兵,以其骁勇任参军,领精锐为前锋。太元四年(379年),于盱眙击败前秦将句难,迁鹰扬将军、广陵(今江苏扬州)相。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率精卒五千袭击洛涧(在今安徽怀远境),临阵斩前秦将梁成,杀获万余人,迁龙骧将军、彭城内史。参与镇压刘黎、司马徽起事。隆安元年(397年),从王恭讨王国宝,恭死,代恭为都督兖、青、冀、幽、徐、扬州、晋陵诸军事。隆安三年(399年)后,多次进攻孙恩起义军。元兴元年(402年),晋任他为前锋都督、征西将军,从司马元显讨桓玄。后为桓玄收买,于溧州(今江苏溧阳)降玄。元显既败,玄以他为征东将军、会稽太守,夺其兵权,遂欲反玄。因僚属散去,自缢而死。 刘牢之?—402东晋将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以骁勇被选为北府兵将领。淝水之战中为前锋,以功升龙骧将军、彭城内史。曾镇压孙恩起义。手握重兵,屡干朝政,后兵权为桓玄夺取,自杀。 刘牢之?~402东晋将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身士族,系将门之后。太元二年(377年)以骁勇被谢玄选为北府(今江苏镇江)兵将领,受命为参军。累擢鹰扬将军,授广陵相。八年,淝水之战时,为前锋,拼死冲杀,力战破敌,以功升任龙骧将军、彭城内史,进爵武冈县男。东晋后期他握有的兵权为桓玄所夺,被迫自杀。 刘牢之?—402东晋名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道坚,初为谢玄北府兵将领。太元八年(383),淝水之战以功进位龙骑将军,领彭城内史,东晋后期握有精兵,位至大帅,镇压孙恩卢循起义。后因兵权被桓玄夺,起事不成,自杀。 刘牢之?—402东晋将领。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将门出身,以骁勇被谢玄选为北府(今江苏镇江)兵将领。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时,为前锋,因战功升任龙骧将军、彭城内史。东晋后期他握有精兵, 位至大帅。曾镇压孙恩起义。后兵权为桓玄所夺,起事不成,自杀。 刘牢之?—402字道坚。东晋彭城(江苏徐州)人。以骁猛为北府兵前锋。淝水之战中因功迁龙骧将军、彭城内史。后为王恭属下,恭作战时背之。官至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州、晋陵诸军事。手握重兵,干预朝政。血腥镇压孙恩起义。桓玄之乱时,受命统兵镇压,为玄收买,不战而降。玄进入建康,官以会稽太守,夺其兵权。他想起兵反玄,部下因其反复多变而离散,乃自缢而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