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炽1921—陕西西安人 刘炽 刘炽1921—生于陕西西安,自幼随民间艺人学习,15岁时为红军“人民剧社”的演员,后在延安鲁艺随冼星海学习作曲,为延安“五人团”成员之一。1949年后,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著有歌剧10部、大型合唱10首、10部电影音乐及数百首中小型作品。如歌剧《牧羊姑娘》、《阿诗玛》,合唱《祖国颂》、《我的祖国》,歌曲《翻身道情》、《生产忙》、《新疆好》以及舞蹈《荷花舞》的音乐等。 ☚ 解放区的音乐 时乐濛 ☛ 刘炽 刘炽1921—Liuchi中国作曲家。陕西西安人。从小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延安时期开始他的音乐生涯。主要作品有歌剧《牧羊姑娘》、《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翻身道情》、《我的祖国》、《风烟滚滚唱英雄》、《让我们荡起双桨》,舞蹈音乐《荷花舞》等。其作品旋律隽永秀美,民族风格浓郁,富于歌唱性。多数已成为群众性文艺演出和声乐团体演出的必备曲目。 ☚ 张文纲 李群 ☛ 刘炽 刘炽1921—Liuchi原名刘德荫。西安市人。9岁到三仙庙打扫佛堂,并学习读谱、吹笙、笛、敲云锣,成了一名优秀的小演奏员,给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坚实的民族音乐基础。1933年考入西京印书馆,在铸字车间当童工。1936年参加工农红军,最初被送进红军大学当学员,不久又到红军人民剧社当小演员,在剧社崭露头角。美国记者斯诺夫人1937年访问延安时,很快被刘炽吸引,用摄影和文字多次记录了这位红色少年,在她的著作里称誉刘炽是她“夏天的小爱人”是“陕北‘现代化’真正的先驱”,是一个“已有主角倾向的少年天才”。1939年刘炽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第三期音乐系,师从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毕业后进入音乐研究室当研究生兼助教。解放战争时期,刘炽到东北,开展了许多音乐活动,创办了音乐学校、星海合唱团,任校长、团长、指挥,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音乐工作者。指挥了关外第一场黄河大合唱,开创了电台教唱革命歌曲的先例,在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起了很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调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歌剧团任作曲,院艺委会委员。1961年调辽宁歌剧院任副院长兼艺委会主任,“文革”后调中国煤矿文工团任总团长兼艺委会主任。刘炽现已离休。刘炽创作生涯是从1939年发表处女作《陕北情歌》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创作了大型作品70余部,中小型作品近千首,著述了15万字的多篇论文,出版了作品集14本,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收入他的多首歌曲,他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流传之久远实属当代音乐家中罕见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歌剧有《白毛女》(曲作者之一),《减租会》《果园姐妹》《牧羊姑娘》(与人合作),《火》,《阿诗玛》等;电影音乐《陕北牧歌》、《上甘岭》、《祖国的花朵》、《风暴》、《英雄儿女》、《大渡河》、《哪是我家》等:大合唱有《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颂》、《天天向上》等,还有《荷花舞》、《牧笛》,第三、六套广播体操音乐,管弦乐《哀乐》等。最近又为孩子们写了童声大合唱《英雄少年》,还有《天鹅之歌》、《山谷里的回声》、《兰天和大地》、《金色的小船》等。他的歌曲《翻身道情》、《崖畔上开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在大地上栽种鲜花》、《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新疆好》、《祖国颂》等几代人共同传唱,其中《翻身道情》、《新疆好》、《荷花舞》获世界青年联欢节奖。《祖国的花朵》获电影音乐奖。《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各种全国奖。《我的祖国》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祖国颂》已成为各种庆典必唱歌曲之一。新近创作的《卫士的摇篮》《矿工是人类的太阳》获全国歌曲金奖。刘炽十分注意把创作的根深扎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并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好的技法,以祖国、人民、中华民族为永生创作主题,从而形成了他鲜明的艺术特点,旋律隽永优美、朴素情深、气势磅礴、民族风格浓郁,因此他的音乐深受人民的喜爱。刘炽年逾七旬,至今壮心不已,笔耕不辍,为祖国人民、中华民族流淌着河一样的旋律。 ☚ 葛炎 晨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