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毅1924—

湖北老河口人
现任老河口市书法协会副主席,老河口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主席。
原名:培汉
笔名:怡然

刘毅?—285

西晋大臣。字仲雄,东莱掖县(今属山东)人。少时讲究气节,好评论人物,王公贵人亦惮之。平阳太守杜恕召任功曹,毅淘汰郡吏百余人。时人议论曰:“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司马昭执政时举博士。司马炎称帝后,为尚书郎,累迁至司隶校尉。曾抑制豪门世族势力,并当面批评晋武帝卖官行为更不如东汉之桓、灵二帝,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为九品中正制弊端甚多,“邪党得肆,枉滥纵横”,上疏请求废除之,然未被采纳。后任青州大中正。


刘毅?—412

东晋将领。字希乐。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州从事,桓弘任为中兵参军。桓玄夺取东晋政权,毅与北府将刘裕等起兵讨玄。玄败亡后,毅任豫州刺史、都督豫州、扬州之五郡诸军事,旋进拜卫将军。继率军镇压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被击败。后任荆州刺史,企图与刘裕对抗。义熙八年(412年)裕上疏攻击,并以安帝之命下令讨伐。毅兵败自杀。

刘毅

刘毅同志逝世 长春日报1977年6月15日
刘 毅(1930— )廖盖隆等主编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194页

刘毅

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籍嘉定(今属上海)。字彦敬。刘观父。世有医名,元至正十二年(1352 年)王蒙曾为其作《竹趣图》。明洪武间为燕王府良医,坐事谪戍云南大理卫卒。

刘毅

173.刘毅(p369.1)

释文有云: “公元?—412年。东晋彭城沛人。字希乐。小字盘龙。……《晋书》有传。”
按:标目不确。当标出卷次:“卷八十五”。以别于“卷四十五”之另一“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汉·城阳景王章之后”者。否则,易于混淆。

☚ 刘阮   勒 ☛

刘毅?—412

东晋将领。字希乐,小字盘龙,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少有大志,不继家产。初为州从事,中兵参军属官。桓玄代晋自立,元兴三年(404年),与刘裕、何无忌等起兵讨玄,玄败西走,裕任他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追玄。至峥嵘州(今湖北鄂城东),以少击众,乘风纵火,玄军溃被杀。义熙元年(405年),击灭玄余党桓振、冯该等,进驻江陵(今湖北江陵),任抚军将军。义熙六年,参与镇压卢循起义,于桑落州(今江西九江东北)被义军击败,自降为后将军。不久,又进为都督荆、宁、秦、雍、扬五州之河东、河南、广平、义成四郡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义同三司、荆州刺史,加督交、广二州。义熙八年,刘裕以“谋为不轨”之罪,率军进攻江陵,他兵败自缢而死。

刘毅

078 刘毅? —285

西晋政治家。字仲雄,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魏末察孝廉。西晋时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曾严厉打击士族豪强势力,直言敢谏,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的行为,说他连东汉桓帝和灵帝都不如。认为立政之本是选取人才,授予官职,选才任官有三难: 人才难知,爱憎难防,情伪难明。

☚ 刘渊   刘裕 ☛

刘毅?—285

字仲雄,西晋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曹魏时曾侨居平阳,为郡功曹,以沙汰郡吏百余人,为时所重。晋时官至司隶校尉,敢于纠举豪右,又曾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钱入私门,不如东汉的桓帝、灵帝。后官迁尚书左仆射。曾反对九品中正制度。指出它不仅不能选拔人才,反有“八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主张废除。
❷(?—412)东晋将领。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字希乐。初为桓弘中兵参军。桓玄夺取晋政权时,他与刘裕等起兵反对。刘裕以他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迁兖州刺史、豫州刺史、卫将军,从刘裕征讨卢循。后任荆州刺史,镇江陵,占据长江上游,与刘裕对峙。义熙八年(412年),刘裕以安帝命下令讨伐,他兵败自缢。

刘毅?~412

东晋将领。字希乐,小字盘龙,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州从事,中兵参军属官。桓玄代晋自立,晋元兴三年(404年),与刘裕、何无忌等起兵讨玄,玄败西走,裕任他为冠军将军、青州刺史。追玄至峥嵘州(今湖北鄂城东),以少击众,乘风纵火,玄军溃,玄被杀。次年,击灭玄余党桓振、冯该等,进驻江陵(今湖北江陵),任抚军将军。义熙六年(410年),参与镇压卢循起义,于桑落州(今江西九江东北)被义军击败。八年,刘裕以“谋为不轨”之罪,率军进攻江陵,兵败自缢而死。

刘毅

刘毅1906~1930

字连干,又名任夫。1925年毕业于芜湖第二农校。在霍山四高任教,曾领导诸佛庵地区师生声援“五卅”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乡特支宣传员、县苏维埃警卫大队长、六霍特务大队大队长。1930年10月在大干涧被捕遇害。

☚ 陈法宇   储德培 ☛
刘毅

刘毅?—285年

西晋大臣。字仲雄,东莱掖(今掖县)人。曾任国子祭酒,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毅为西晋名士。其先祖是汉景阳王刘章。“少厉清节”,“幼有孝行”,有“好臧否人物”之称。刘毅人品正直,在严峻险恶的魏晋政治局面中,“言不苟合,行不苟容”,任职期间,直言敢谏,不避权贵,曾严厉打击士族豪强势力,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的行为,在《宜罢中正疏》中直陈己见,批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为世家大族服务的九品中正制度,主张废除此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宜罢中正疏》是研究魏晋时期政治思想的重要史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为批评九品中正制的典型名句。

☚ 刘墉   刘元化 ☛

刘毅

❶(?—285)字仲雄,东莱掖县(今山东掖县)人。汉城阳景王刘章之后,父刘喈,丞相属。毅幼有孝行,少历清节,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魏末,察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京邑肃然。及晋立,为尚书郎、驸马都尉,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武帝以毅忠蹇正直,使掌谏官。转城门校尉,迁太仆、拜尚书,坐事免官。咸宁初,复为散骑常侍,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京师肃然。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在职六年,迁尚书左仆射。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典挠,为朝野式瞻。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年七十,告老。后司徒举办青州大中正,铨正人流,清浊区别,其所弹贬,自亲贵者始。太康六年(285)卒。

❷(?-412)东晋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字希乐,小字盘龙,为东晋末将领。初仕州郡。元兴三年(404)与刘裕起兵讨桓玄,以匡复之功,官至卫军将军、豫州刺史,进爵开国公,都督五郡军事。刘裕与刘毅助成大业,而功居裕后,深自矜伐,伺隙图裕。义熙八年(412),刘裕以安帝诏书下令讨伐刘毅,毅兵败自杀。

刘毅?—412

东晋将领。字希乐,小字盘龙。彭城沛(今江苏沛县)人。好赌博,一掷百万。有大志,常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初为州从事。桓玄篡位,他和刘裕起兵攻灭,官至抚军将军、荆州刺史,镇江陵,据有长江上游。后与刘裕不睦。义熙八年(公元412年),裕以安帝诏书,下令讨伐。兵败自缢死。


刘毅?—235

西晋大臣。字仲雄。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官司隶校尉、尚书左仆射。曾压制世族豪强的势力,批评晋武帝卖官鬻爵。指出: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度。

刘毅

❶(?—285) 字仲雄。西晋东莱掖县(今属山东)人。好评品人物。在魏末权势之争中持中立态度。司马昭逼以死刑才出仕。晋初,官司隶校尉,颇正直,为权贵所惧。面责晋武帝卖官鬻爵,不如东汉亡国之君桓、灵二帝。反对九品中正制。主张恢复两汉乡举里选制。终官尚书仆射。
❷(?—412)东晋将领。字希乐。彭城沛县(今属江苏)人。北府兵中下级军官。桓玄代晋自立,他与刘裕、何无忌等起兵反对,先后克平江、荆二州,地位亚于刘裕。镇压卢循起义,为循所败,几至全军覆没。以卫将军、荆州刺史衔镇江陵,与刘裕争权,扩张势力,兵败后自缢而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