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梦苇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梦苇1900—1926湖南安乡人 刘梦苇
刘梦苇新月诗人刘梦苇及其作品 杨里昂 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4期 刘梦苇 刘梦苇1900—1926诗人。原名国钧。湖南安乡人。中学读书时即追求革命,并以诗反对军阀统治。1923年发表《吻之三部曲》,以向封建礼教挑战的姿态进入诗坛。1926年参加编辑《晨报·诗刊》。他在诗风上属“新月派”,讲究诗的“建筑美”,写了不少方块体诗,也写十四行诗。他在诗的“形式和音节”方面的努力,对闻一多有影响,并推进了《诗刊》的新格律诗运动。少数诗作有激昂慷慨之情,多数染有“时代病”,感伤气氛较浓。诗集有《青春之花》与《孤鸿集》。 ☚ 董秋斯 郑证因 ☛ 刘梦苇 刘梦苇1900—1926原名刘国钧。笔名有梦苇等。湖南安乡人。1920年进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同年与沈仲九、孙俍工等人在长沙成立早期无政府主义者核心组织安社。1923年5月在上海《创造季刊》发表诗作《吻之三部曲》等,从而走上诗坛。1924年1月与友人在上海成立飞鸟社、出版《飞鸟》月刊。1926年参加北平《晨报·诗镌》编辑。在此前后写了《寄语死者》、《写给玛丽雅》、《万牲园底春》、《自慰》、《最后的坚决》、《生辰哀歌》等许多诗篇,散见于《青年文艺》、《小说月报》、《晨报·诗镌》等报刊。并出版诗集《青春之花》(上海新文化社1924年版)和《孤鸿》。他的诗多流露出一种困苦悲伤的情调,字句整齐,音韵严格,词藻美丽,在当时新诗坛上颇负盛名。朱湘曾推崇他为新诗形式运动的最早提倡者,认为他“在新诗的音节上,有不可埋没的功绩”,他的诗作“无疑的要长留在天地间”《刘梦苇与新诗形式运动》)。 ☚ 刘莹姿 刘燕及 ☛ 刘梦苇 刘梦苇1900—1926现代诗人。原名刘国钧。安乡人。上世纪20年代初期,在湖南省立一师读书时参加该校文学研究会,又曾与建本女校苏彦和等创办《青年文艺》季刊,开始发表新诗。1923年和一些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人组织飞鸟社,创办《飞鸟》季刊。后去上海、北京。1926年4月,在北京与闻一多、徐志摩等主办《晨报·诗镌》,曾活跃一时。他是新月派诗人,朱湘称他是 “新诗形式运动的总先锋”。出版的诗集有《青春之花》。有些诗作被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及《新月诗选》。 ☚ 陈锐 陈毅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