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揆一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揆一1878—1950湖南衡山人 刘揆一1878—1950近代民主革命者。字霖生,一作连生,林生,湖南湘潭人,原籍衡山。幼入私塾,后就读长沙岳麓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自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科,结识黄兴,参加拒俄义勇队。同年底在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与黄兴策动长沙起义,事败流亡日本。1907年加入同盟会,并代理东京本部执行部庶务干事,还一度代行总理职务。武昌起义时,从日本回国,赴汉口前线任督战员,后任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窃国后,刘认为同盟会的任务已完成,遂接受袁的任命,出任工商总长,并登报脱离同盟会。“宋教仁案”发生后,另组“相友会“,不与国民党合作。1915年护国战争在云南发动,刘表示响应。次年在天津办《公民日报》,宣传反对帝制。后任北京政府国会议员,国会解散后回籍。北伐战争前夕赴广州。大革命失败后,赋闲家中,偶亦关心国事。1934年发表《救国方略之我见》,主张停止内战,实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一致抗日。抗战期间隐居洪江。解放后被聘为湖南军政委员会顾问。著有《黄兴传记》等。 刘揆一
刘揆一
刘揆一 刘揆一1878~1950字霖生,号谦唐。衡山人。长沙岳麓书院肄业。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春赴日本自费留学,参加“拒俄义勇队”。同年底回国,与黄兴等在长沙筹组华兴会,任副会长。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逃亡日本。1907年加入同盟会。曾长期代行总理职务,主持同盟会东京本部工作。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参与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任参议员。1912年3月初,同盟会转为公开,他是十干事之一。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他出任北京政府工商总长,并登报声明脱离同盟会。1913年“宋案”发生后,在天津发起成立相友会。1915年8月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杨度请其拥袁称帝,遭拒绝,后创办《公民报》于天津。1916年后历任北京政府国会议员,国民党党史委纂修、行政院顾问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著有《黄兴传记》等。 ☚ 刘道一 刘锦棠 ☛ 刘揆一 刘揆一1878~1950字霖生。衡山人,寄籍湘潭。早年肄业于长沙岳麓书院。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春自费留学日本,与黄兴参加“拒俄义勇队”。同年末回湘,与黄兴等筹组华兴会,任副会长。次年春,与黄密晤会党首领马福益,商定11月在长沙起义,事败,亡命日本。1907年初加入同盟会,并长期代行总理职务,维护孙中山威信和会众团结。武昌起义后,主张“化除畛域,共建新猷”。1912年8月,任袁世凯政府工商总长,声明脱离同盟会,另组“相友会”。后因工商部私借外债,受攻击辞职。在天津创办《公民报》,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等阴谋,被日租界当局查封。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四年,国会解散后回湘。后赴广州参与北伐革命,大革命失败,闭户著书。1932年赴南京,先后任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和行政院顾问。1934年发表《救国方略之我见》,主张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被解职,隐居洪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著有《黄兴传记》等。弟刘道一亦有名。 ☚ 刘培善 刘畴西 ☛ 刘揆一 刘揆一1878—1950字霖生。衡山县人。寄籍湘潭县。早年肄业于岳麓书院。结交会党,与哥老会首领马福益友善。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春,自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与黄兴等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同年末回湘,任醴陵渌江中学堂监督,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任副会长。次年春,与黄兴密晤马福益于湘潭,商定11月间在长沙起义,事败,亡走日本。1907年初加入同盟会。时孙中山、黄兴不常在日本,他长期代行总理职务,力排众议,反对分裂,维护孙中山威信和会众团结。武昌起义后,主化“化除轸域,共建新猷”。1912年8月,出任袁世凯政府工商总长,声明脱离同盟会,另组 “相友会”,示不与国民党合作。1913年7月,因工商部私借外债,受攻击辞职。后在天津创办《公民报》,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及与日本签订 “二十一条”等阴谋,被日租界当局查封。1916—1918年,任北京政府国会议员,国会解散后回湘。北伐战争前夕赴广州参加革命,大革命失败后寓居北京,闭门著书。1932年赴南京,先后任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和行政院顾问。1934年发表《救国方略之我见》,主张恢复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被解除职务。抗日战争期间隐居湘西洪江。解放后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著有《黄兴传记》等。 ☚ 刘岳峙 姚木榜 ☛ 刘揆一1878—1950字霖生,亦作连生。近现代湖南湘潭人。原籍衡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自费留学日本,曾参加“拒俄义勇队”。年底回国,在湖南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次年与黄兴等发起华兴会,被推为副会长。筹备长沙起义,事泄,逃亡日本。三十二年底(1907年1月)参加同盟会,曾代理执行部庶务干事,并代行总理职务。1912年, 同盟会转为公开,他是十干事之一。8月,任袁世凯政府工商总长。次年宋教仁被刺后,另组“相友会”,不与国民党合作。大革命失败后,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新中国诞生后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著有《黄兴传记》等。 刘揆一 刘揆一字霖生,亦作连生,或林生,湖南湘潭人,原籍衡山,1878年生。幼年入私塾,后就读于岳麓书院,并结交哥老会。1903年自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参加拒俄义勇队; 9月回国。与黄兴等发起组织华兴会,被推为副会长;另在外国设同仇会,联络会党。1904年任醴陵渌江中学监督;8月黄兴授为中将,掌理陆军事务; 10月谋在长沙起义,未成,逃匿上海,后避往东京。1907年1月加入中国同盟会;2月任同盟会东京部执行部庶务干事。同年因孙中山、黄兴去安南,代理总理职务,主持东京本部工作。武昌起义,离日回国,在汉口前线任督战员;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主张“化除轸域,共建新猷”;3月同盟会转为公会,为十干事之一;同年8月任北京政府工商总长,旋即申明脱离同盟会; 12月临时稽勋局局长冯自由函聘为该局名誉审议。1913年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因受同志冷遇,遂另组“湘友会”,自任会长,表示不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同年7月因工商部私借外债受到攻击举报去职。1916年初,在天津创办《公民报》,因揭露袁世凯称帝及与日本签订 “二十一条”,被日租界查封。1916年袁世凯死后,一度担任国会议员。国会解散后回籍。北伐战争前夕,曾赴广州。1927年4月以后,寓居北平,闭门著书。1929年出版《黄兴传记》。1932年3月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 同年任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纂修。1933年应聘为行政院顾问。1934年发表《救国方略之我见》,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实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旋被解除顾问职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隐居湘西洪江。抗战胜利,仍返故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1950年11月1日在湘潭逝世。 ☚ 刘斐 刘景义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