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复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复基1884—1911湖南常德人 刘复基1884—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字尧臣,一作尧澂,又名汝夔,湖南常德人。农家子。性慷慨有大志,沉毅多智。早年受黄宗羲、顾炎武思想影响,曾结识赴当地联络会党之宋教仁。光绪三十年(1904年),参与宋教仁组织的长沙起义秘密活动,事败走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常德、上海运动革命,曾在长沙设中外各报代办所,推销《民报》。并与禹之谟等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鼓吹学潮。1909年至汉口襄佐《商务报》。参与组织群治学社,旋投湖北新军四十一标三营当兵。参加振武学社、文学社(任评议部长),力促共进会和文学社联合举事,有“小诸葛”之称。1911年10月9日下午,与蒋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共决即时起事。当晚敌军警至,刘掷一炸弹,未中。捕者拥至,遂被押至督署受审。鞫讯时,神色自若,坚贞不屈,并呼:“夫复何言,请速予死”。10月10日凌晨英勇就义于湖广督署东辕门。临刑前犹高呼“同胞速起,还我河山”等口号。就义处立有纪念碑。 刘复基
刘复基
刘复基 刘复基1884~1911又名汝夔、字尧澂。常德人。1904年 (光绪三十年)肄业于常德县立高等学堂,加入华兴会。次年参加马福益领导的洪江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加入同盟会。1906年回国,在长沙运销《民报》等革命书刊。并参与禹之谟领导的公葬陈天华、姚宏业活动。禹被捕后,赴上海与杨卓霖创办《竞业旬报》,宣传革命。1909年 (宣统元年) 至汉口,办《商务报》。后入湖北新军,参加振武学社。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被推为评议部长。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谋发动起义,被推为起义军总指挥部参议。1911年10月9日,因汉口起义指挥机关遭到破坏而被捕,10日晨英勇就义。 ☚ 刘承烈 刘崧衡 ☛ 刘复基 刘复基1884—1911又名汝夔,字尧槯。武陵县(今常德县) 人。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04年参与华兴会策划的长沙起义,与宋教仁主持常德一路。起义失败后隐蔽于常德柳叶湖。次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1906年春返回湖南,与覃振等在长沙设“中西报代派所”,运销《民报》等革命书刊,参与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鼓动学潮。禹之谟被捕后,他在上海与杨卓林创办 《竞业旬报》,宣传革命。宣统元年(1909) 到汉口,任《商务报》会计兼发行人。后因愤击立宪派杨度而被捕。获释后入湖北新军,参加振武学社。1911年初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被推为评议部长。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被推为参议。10月9日因机关遭到破坏被捕,次日英勇就义。 ☚ 杨毓麟 陈作新 ☛ 刘复基1884—1911近代民主革命者。一名妆夔,字尧澂。湖南常德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加马福益领导的洪江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参加同盟会。次年回国,在长沙运销《民报》,鼓动学潮。后与杨卓霖在上海创办《竞业旬报》,宣传革命。宣统元年(1909)在武汉任《商务报》会计兼发行人。因拟刺立宪派杨度被捕,获释后入湖北新军,参加振武学社。三年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任评议部长,积极从事革命联络工作,极力促成文学社、共进会两团体的联合。同年八月(9月),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被推为参议。八月十八日 (10月9日),在汉口的革命机关遭敌破坏,遂与蒋翊武等决定当夜起义,不幸事泄被捕。十九日凌晨英勇就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