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健群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健群1902—1972祖籍江西吉安,生于贵州遵义。 刘健群
刘健群1902—1972原名怀珍,后易名健群,字席儒。江西吉安人。先世避乱入黔定居遵义。早年毕业于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曾任《少年贵州时报》主笔。1923年任黔军何厚光部军法处长、军需处长。1925年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任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机要秘书。1929年任武汉行营办公厅主任。1930年任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建立江西地方整理委员会。1931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长兼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35年任三民主义力行社书记长、广州行营第二厅厅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大本营第六部副部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视察室主任、副书记长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贵州省第二区立法委员、立法院副院长、代院长。1949年去台湾。1950年当选为台湾国民党当局“立法院”院长。1951年10月后,任“立法委员”、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72年3月17日在台北病故。著有《如何抗日救国》、《复兴中国革命之路》、《银河忆往》、《艰难少年行》等。 刘健群 刘健群原名怀珍,字席儒,贵州遵义人,1902年生。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肄业。曾任贵州 《少年日报》校对、主笔。此后历任黔军何厚光旅部军法处长、军需处长,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机要秘书,武汉行营办公厅主任,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处长兼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三民主义力行社书记长,广州行营第二厅厅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第六部副部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副书记长。抗战结束后,任贵州省第二区立法委员、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后,仍任台湾当局“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4月任“立法院”代理院长,1950年12月正式任院长。1951年10月辞职,仍任 “立法委员”。1969年3月被聘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72年在台北病逝。著有 《如何抗日救国》《复兴中国革命之路》《银河忆往》 《妈闲少年行》 等。 ☚ 刘航琛 刘能宽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